【山水】聊聊寫作那些事兒(隨筆) ——江山夜校講課稿
隨著寫作日益大眾化,寫小說者多如過江之鯽,但深受讀者喜愛追捧的好作品似乎并不很多。另一方面,寫小說或想寫小說者也并非個個順風順水,估計有人在黑暗之中苦苦摸索,碰得頭破血流,卻看不到光明找不到出路;還有人在水深火熱之中煎熬,拔劍四顧心茫然,抽刀斷水水更流;更不乏有人心灰意冷,萌生“瓦”盆洗手退出江湖的想法。
今年是雞年,用雞打個比方吧,有的雞為下不了金蛋而煩惱,有的雞為下蛋少而憂愁,更有雞為下不了蛋而絕望,雞年頗有些“雞”很是苦逼悲催?。?br />
如何寫小說,如何高效寫作,如何快樂寫作,有答案嗎?
自從接到江山夜校的邀約,我很是誠惶誠恐,作為一個標準的文學屌絲,盡管寫過兩部長篇、數(shù)十篇中短篇小說,也寫過數(shù)百首現(xiàn)代詩,在小圈子里也得到一些朋友的肯定和喜愛,但要我告訴大家如何寫出好小說,就像逼一只普普通通的母雞,透露生鳳凰蛋的秘密,難度實在太大!
幸虧我有大量失敗的教訓,雖沒有能力指出一條金光大道,卻深知有些路很坎坷,有些路走不通,在某些關(guān)鍵地方給大家吆喝一聲“豬!”請千萬別誤會,我絕對沒有絲毫不敬的意思,只是給大家提個醒,前面路上有豬,需要小心駕駛減速通過,以確保行車安全。誠能如此,于愿足矣。
關(guān)于題目,最初想用《淺談小說創(chuàng)作》,但有一天去環(huán)城公園散步,發(fā)現(xiàn)建于明代的古城墻砌了那么厚的磚,居然還有草長出來,猛然意識到自己也就一文學草根,有何資格奢談小說創(chuàng)作?頓感耳熱臉燙,雖數(shù)九寒天,汗涔涔而下,于是果斷棄用,欲改“淺談”為“管窺”,想想還是不夠格,最后掂掂“聊聊”和“寫作”四個字,似乎力所能及,遂將題目確定為《聊聊小說寫作那些事兒》。
既然是聊,就應該允許隨便說,不在乎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也無所謂對錯,可以想到哪寫到哪,不一定非得很全面,不一定非得成體系。如此這般,寫者沒了舉鼎扛山的壓力,看者也不會因期望值越高失望越大,豈不皆大歡喜?盡管如此,在下還是鄭重提醒,門外漢或草根或可隨意瞅兩眼,高手及專業(yè)作家請千萬別浪費您寶貴時間。
寫小說的動機
如果就寫小說的動機做個采訪,您會怎么作答?如果回答“熱愛文學”則甚好,恭喜您走在一條金光大道上。然則考慮到此回答未必完全是每個人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何況還有大相徑庭的回答,故姑妄寄語如下:
有人想靠寫小說立足社會甚至養(yǎng)家糊口,如果您真這么想,我必須用超過24K的真誠提醒您,愿望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文使人窮?。∷越ㄗh您趕緊找個別的工作,好好干,哪怕是去工地搬磚。沒力氣又沒其它技能的,可以選人流量大的地方,最好是高檔消費區(qū),盤腿坐下,面前擺只碗,閉目養(yǎng)神即可,這比寫小說掙錢靠譜多了。
文不僅使人窮,還會餓死人,除過那些文豪、翹楚和極少數(shù)幸運者,當下社會哪個人能靠碼文活下去?單位時間的報酬太低太低啦,不足以養(yǎng)活自己,更不用說養(yǎng)家,一年靠賣文掙個幾萬幾十萬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當童話聽聽就可以了,不是說現(xiàn)實中沒有,只是這種中大獎的好事輪不到我們這些草根。
如果沒有自殺傾向,也愿意對家庭負責,就千萬打消以文糊口、養(yǎng)家甚至致富的打算,那是一條不歸路,切記,切記??!
有人把寫小說當做業(yè)余愛好,對此我得豎個大拇指!每個人的業(yè)余愛好各不相同,在我看來文學寫作是最佳選擇之一,至少比有閑就坐立不安,四處找腿子斗地主、挖坑、打麻將或者癡迷電腦游戲強,后者只能消磨時光,前者則是創(chuàng)造,無疑有意義得多。
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再去寫小說,主業(yè)和副業(yè)要分清,別讓老板看不下去,畢竟不是每個老板都癡愛文學,如果你的文字能打動他,那么恭喜你,你很牛ⅹ,你的文字也很牛ⅹ!如果你的文字打動不了他,也得恭喜你,跳槽掙大錢的機會很可能就在眼前。
有人想靠寫作揚名立萬,實現(xiàn)物質(zhì)精神雙豐收。這種夢想絕對應該有,為什么?萬一要是實現(xiàn)了呢!但偶爾想想或者做做夢,然后默默努力就可以啦,不必成天掛在嘴上,免得別人笑話咱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另外也不可執(zhí)念過重,對絕大多數(shù)草根作者來說,寫作的目的也就是有個業(yè)余愛好,有個小小的追求,讓生活不那么枯燥,如果時不時能發(fā)篇小文,得些點贊打賞,則可以心滿意足呼朋引伴去擼串喝酒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過就行了,不必總是對自己恨鐵不成鋼,郁郁寡歡不得開心顏,甚至杞人憂天,以為這個世界若缺少自己一篇佳作或大作就不完美甚至會毀滅。
主題
一篇小說,必須有主題,主題是綱,綱舉才能目張,不僅如此,主題還得有社會意義,有益于他人,有益于時代,這樣的小說才具備社會價值,才有厚重感,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不會隨便被風吹雨打去。
拙著長篇小說《扎根都市》在構(gòu)思時設定了這樣的主題:新生代進城務工者只有抉擇了正確的人生道路并努力打拼,才有可能實現(xiàn)扎根都市的夢想。小說圍繞這個主題,講述了蕭家四朵金花沸騰的青春所演繹的沸騰的故事,著力刻畫了琴、琪、淑、畫等典型人物,所有的故事情節(jié)都圍繞這個主題展開,也為這個主題服務。
初學寫作者往往把記錄真實生活或講述原生態(tài)故事當作寫小說,缺少提煉主題的過程,導致作品東拉西扯不知所云,沒受驚嚇卻“魂飛魄散”,缺少精氣神,猶如行尸走肉。再次強調(diào),一篇小說必須有主題,而且主題還得有社會意義。
那么小說的社會意義何在呢?或剖析人性,或發(fā)掘情感,或張揚性格,或激濁揚清,或振聾發(fā)聵……總之必須盡量避免毫無目的的敘述或絮叨。
在當前的時代和大環(huán)境下,主題應盡量正向,盡量陽光,盡量積極向上,努力為社會提供正能量,這樣才容易被主流渠道所認可。
開始動筆前不妨問問自己,我這篇小說社會意義何在?能否引起共鳴?是否具有感染力?如果主題尚不明確,或雖有主題但缺少社會意義,那么請抑制住沖動,別著急奮筆疾書,猶如蓋房先上大梁,先去提煉主題。有了主題提綱挈領(lǐng),小說才能形神兼?zhèn)?,收放自如,從立意上居于不敗之地?br />
題材
所謂題材對小說來說就是素材,也就是故事。有文友經(jīng)常發(fā)愁無米下鍋,或者郁悶故事不夠精彩,據(jù)說有人愁得拿頭撞墻,希望撞出點靈感的火花,效果怎么樣我不知道,但眼冒金星頭上起包是肯定的。
正解是什么呢?
中國文聯(lián)主席兼作協(xié)主席鐵凝給出了如下指導: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積累細節(jié);理解生活;表現(xiàn)生活。細思這五點,其實與“到生活中去,從生活中來”的大原則一脈相承,可謂萬變不離其宗,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深入生活對文學創(chuàng)作無疑是必須的,沒有足夠生活的閱歷,沒有風霜雨雪的洗禮,沒有艱難困苦的淬火,往往只好“為賦新詩強說愁”,甚至無病呻吟,難以寫出思想深刻、觸及靈魂、感人至深的作品。好些成功作品講述的就是作者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故事,表達的是真情實感,因有切膚之痛,甚至曾經(jīng)流淚泣血、錘心錐骨,因而往往更有感染力。
凡是成功的作家,都有自己的寫作根據(jù)地和精神故鄉(xiāng),比如莫言的高密東北鄉(xiāng),陳忠實的關(guān)中白鹿原,賈平凹的陜南小鎮(zhèn),王安憶的上海,閻連科的豫東等,他們從這些最熟悉的地方源源不斷得到靈感的滋養(yǎng)和力量的補充。
有人說我每天都在生活,怎么沒有效果?當然了,只要活著就得生活,但我們所說的深入生活不是簡單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是要做一個有心人,去發(fā)現(xiàn)生活、感受生活、總結(jié)生活,不光用眼耳鼻舌身,更要用慧眼、用心靈、用魂魄。
如果缺少洞察力,心靈是封閉的,魂魄是麻木的,自然什么也發(fā)現(xiàn)不了,什么也感受不到,什么也收獲不了,所以一定要有看透世事人心的眼睛、開放的心靈以及敏感的魂魄,關(guān)心人類、國家、族群、階層以及個體所面臨的種種問題,深入思考,上下求索。
另外要盡量融入社會,投身于時代大潮,即使做不到“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也當當觀潮者,起碼濕濕身。有言道,“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功夫在詩外”,寫小說更是如此。
我的老師,著名軍旅詩人王久辛曾恨鐵不成鋼,嫌我愚鈍不堪死不開竅,于是別有深意地用戒尺在我頭頂重重敲了三下,看著我齜牙咧嘴,小眼睛里依然撲閃著迷茫,雖大搖其頭,卻意味深長地告訴我:寫作之門高懸“觀世音菩薩”五個大字,悟透其妙方可登堂入室。
我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終于有了些許領(lǐng)悟:“觀”即觀察,“世”即入世體驗人生,“音”即聆聽和反映世間的疾苦以及人們的心聲和愿望,“菩薩”即要有一顆悲憫之心,擔負起應有的社會及歷史責任。有言道,假傳一本書,真?zhèn)饕痪湓挘裉煳铱墒前褞熼T不傳之秘都講出來了。
在此嚴正聲明,不是所有的題材都要親身去體驗,比如你要寫一個癮君子的故事,總不能去吞云吐霧一番,要寫妓女的生活,總不能去嫖娼,如果真的這樣做,估計不是熱愛文學,也不是為藝術(shù)獻身,而是借文學的名義自甘墮落,借文學的名義耍流氓,還是不寫的好,免得給文學抹黑。
除過親自下水,體驗冷暖深淺,讀書是極其重要的補充。囿于環(huán)境和條件,一個人生活的接觸面和信息量相對有限,必須通過讀書來擴大視野,拓展知識面,同時學習借鑒成功者的寫作經(jīng)驗。
讀書須讀好書,長篇小說只要是世界級的經(jīng)典,肯定開卷有益。如果時間不那么富裕,不妨多讀讀短篇小說,因其更精致、更濃縮、密度更大,對初學者來說也許單位時間的收獲更多。
如果要推薦的話,中國作家里面當然是魯迅,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篇篇立意深遠,文字精煉,人物栩栩如生;
法國當然是莫泊桑,一篇《項鏈》足以永久流傳,三百余中短篇小說精彩紛呈;
俄國當然是契訶夫,以《變色龍》等為代表的抒情心理小說,風格獨特,言簡意賅,藝術(shù)精湛;
美國當然是歐?亨利,《麥琪的禮物》膾炙人口,作品構(gòu)思精妙,語言詼諧,情節(jié)跌宕起伏,結(jié)局往往出人意料。
研讀這些經(jīng)典,無疑能給我們極大的啟發(fā)。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寫小說也是如此。
讀書是一個寬泛的概念,現(xiàn)在網(wǎng)絡很發(fā)達,手機閱讀大行其道,實在是方便至極,真正可做到“馬上枕上廁上”,隨時隨地都可與大師交流,另外還可聽書,解放眼睛,當然不一定都聽小說,適當?shù)穆犅牰巫?、影視劇、相聲等,對豐富和鮮活語言大有好處。
其實,處處留心皆學問,語言細節(jié)、橋段的積累,乃至發(fā)現(xiàn)有意義的故事,都需要做個有心人。我們也許不能像蒲松齡老先生那樣,為收集故事天天坐于大樹下,免費提供茶水,聽人侃大山擺龍門陣,但處處留心、時時積累還是做得到的,如果你的記憶力不是非常好,上不了最強大腦的賽場,做不到過目不忘,那么做做素材、佳句和靈感火花的備忘就是必須的。
當然不僅需要發(fā)現(xiàn)和積累素材,還需要思考,發(fā)掘其價值和意義,進行再加工,讓素材為我所用,把一個普通的生活故事變成一篇精彩的小說。
再加工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比如集中法,即把發(fā)生在幾個人身上的故事集中到一個人身上,把發(fā)生在不同時間的事情集中到一個時間段內(nèi);嫁接法,即把一個故事有機嫁接到另一個故事之上,使之更加豐富多彩,曲折復雜,嫁接植物我們會得到更美的花朵或更甜的果實,嫁接故事往往也會有很好的效果;升華法,即適當將故事的社會意義放大或拔高,使之更具典型性,更加震撼,更加感人。
以上算不算干貨呢?試試吧,如果有效不用謝哦。
如果有人說我很熱愛生活,留心了,積累了,思考了,還是寫不出來,或者寫到一半寫不下去了,怎么辦?其實寫作過程中遇到障礙是常事,估計每一個作者都會遇到,并不是我們愚笨或者倒霉。碰到卡殼的時候,不要郁悶,不要灰心喪氣,更不要用頭去撞墻,我們不是共工,無須怒觸不周山,再說了也撞不動啊。
我們需要做的,首先是克服急躁和失望,放松情緒和心情,此所謂戒;其次,不要揪住不放,適當轉(zhuǎn)移注意力,品品茗,看看書,聽聽音樂,讓自己靜下來,此所謂定;最后,讓潛意識去發(fā)揮作用,某個時候你很可能會突然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此所謂慧。
什么呀,這不是佛法中的戒定慧嗎?的確是,這里不講佛法,但佛法的確可以為我所用,而且很好用,有大用,人在半睡半醒之間往往最有靈感,其實也是戒定慧的道理。我們不能不感嘆,古人極其智慧,佛法極其深奧,中華文明極其偉大,了解掌握一點傳統(tǒng)文化受益匪淺。
其實還有一個秘密,想知道嗎?聽到這估計也累了,賣個小關(guān)子,提振一下精神,然后容我繼續(xù)啰嗦。
寫作有一個基礎(chǔ)能力,或者叫核心能力,就是想象力,沒有想象力就猶如一個旅行家沒有腿,想走遠實在太過困難。想象力是對現(xiàn)實生活打碎后的重鑄與再造。王爾德曾說,第一個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個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庸才,第三個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蠢才,所以想象力是再造乃至創(chuàng)造,而非簡單重復和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