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收獲】潛臺詞 (賞析) ——《葬禮》一文寫作特點淺析
劉徹先生絕品散文《葬禮》的寫作手法很有特點,其中大量潛臺詞的運用就是特點之一。潛臺詞意為:臺詞中所包含的或未能由臺詞完全表達出來的言外之意,用句通俗話就是“話里有話”或“弦外之音”。比如:“我看你吃的不少啊,怎么這點活都干不好,”言外之意就是說這個人是飯桶。一般文中出現(xiàn)沒有必然聯(lián)系的因果關系,往往就暗含著潛臺詞。
文學作品中有關潛臺詞的使用并不少見,但在同一篇文章中大量使用這一手法,倒是讓人感到新奇。下面讓我們逐段分析劉徹先生是怎樣運用這一手法的。
文章的第一段是葬禮開場,先介紹追悼會場的位置和場地,是在祖廳正前方的空地.那是填了一畝多荒了多時的一塊空地,使祖廳的壯觀和氣派向前延伸。從那以后,從這祖廳抬出去的每一個靈魂便多了一份風光。接著介紹四哥,沒讀過書,說話像炮筒子炸出的藥,不小心總嗆著火。隨著年齡的增大,尤其是兩個兒子有出息后,四哥的話便有了更多的分量,同樣的話聽著有了一些金屬的鏗鏘和決斷。
這一段里,“荒了多時的一畝空地”“多了一份風光”“不小心總嗆著火”“尤其是兩個兒子有出息后,同樣的話聽著有了分量”,前后之間都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但卻包含著弦外之音。一畝多地竟荒了多時,在視土地為生命的農(nóng)村,怎會荒了多時?土地太多了嗎?還是人懶了,多了一份風光,一畝地換來一份風光,多了誰的風光?嗆著火,下邊會怎么樣,干仗?兒子有出息了,四哥同樣的話變得有力了,兒子影響了老子,為什么?這后面的潛臺詞想必大家都猜得出。
第二段里介紹追悼會的設置。在巨大的鋼鐵制作成的背景墻上,是四哥的巨幅遺像,遺像上的四哥很年輕,矍鑠的雙眼俯瞰全場,嘴角掛著平和的笑。悼念單位的落款大氣的單位名稱震撼著現(xiàn)場的每一雙眼睛。
四哥去世七十有八,遺像卻很“年輕”,既然是遺像為什么不用老年照片呢?后面的臺詞是什么?沒有?不合適?還是地方風俗都這樣?“俯瞰全場”是什么氣勢?“大氣的單位名稱”為什么用大氣形容,而不直接說出名稱?“震撼著現(xiàn)場的每一雙眼睛”,震撼是一種威勢用在這里便是話中有話。四哥是一個普通農(nóng)民,是借著什么力量可以俯瞰全場,是什么讓每一雙眼睛感到震撼?作者是在贊賞這種宏大,震撼的氣勢嗎?顯然不是,但能讓讀者感覺味道不對。潛臺詞的作用就在這里。
第三段,寫了葬禮的準備工作,作者詳細的列出各種高檔食材和眾多的葬禮用品。告訴讀者葬禮的規(guī)模和規(guī)格是何等的大,何等的高。
寫葬禮追悼會,一般必會介紹死者的生平事跡,參加的人員單位及大家的悲痛之情,但在這篇文章中一樣也沒有。作者用幾乎通篇的大場景描寫,向人們展現(xiàn)了追悼會的宏偉氣勢,用了巍峨、威嚴、私人莊園、普天同哀等等詞句。場面的豪華奢侈讓人驚嘆。而僅有的幾處細微描寫竟然是這樣的:一:“都說四哥的孩子孝順,葬禮分文不收,排場卻搞得很大。”孝順和不收錢有什么聯(lián)系?言外之意這個孝順就打問號了。二:“孝文的內容并不重要,也沒幾個人聽得懂,反正所有死去的人都德高望重,反正閉了眼便有含辛茹苦,勤儉持家的過去,反正陰陽兩隔便就鄰里和睦,眾口稱頌”。就是說所有稱頌不過是形式而已,真實情況怎么樣有誰知道,又有誰去深究。三:“這里曾經(jīng)不是荒地,童年的記憶是一片上好的水田”。過去上好的水田變成了荒地,作者想告訴我們什么?四:“路不寬,蛇一樣地在村子的腹地蜿蜒”。村子的腹地是一條狹窄彎曲的道路。這才是作者要告訴我們的,但他沒明說,用了潛臺詞。五:“記憶中,那一片挺著蔥綠芋葉的田地早已不見”。六:“日頭碎成金花灑在老人的銀發(fā)上,也灑在腳下的雜草上”。七:“路南的山腳下堆滿了廢棄的舊輪胎”。八:“山腳下是一汪積水,水面有些發(fā)綠,枯干的雜草附生在水邊”。以上幾處細節(jié)的描寫都很簡短,荒地、窄路、雜草、廢輪胎、發(fā)綠的積水,作者要說的話已經(jīng)越來越點醒了讀者。那就是在宏大氣派葬禮的襯托下,村莊的蕭條和荒蕪。作者的潛臺詞運用非常老到。
追悼會本應是肅穆悲痛的氣氛,我們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的?!白返繒介_始,村主任手拿一個擴音喇叭在主持,一開口的“卓”便引起了四下的竊竊笑聲。下面有人開玩笑。沒有幾個人聽得見你在說什么,糟雜聲并不影響整體的氛圍。幾個老人在一旁輕聲地聊起了天年。”全段難見一點悲戚。這里面的潛臺詞很多,大家可以體會,我就不再一一指明。但有一處寫得很隱晦,有必要單獨討論一下:“有一個穿灰衣的人,讓兩旁的人擠著,身不由己的也進了慰問親屬的隊伍,這個人左邊的庫管半吊著,解開的衣襟還來不及合上,一時有些無措,握手時一手掩住衣襟,左腳不停地踢,想把褲管順下,遠遠望去一跳一跳的,像極了提線木偶”。這一段的潛臺詞是什么意思呢?慰問親屬的隊伍文中交代是村兩委、老人會的領導以及單位的領導。他屬于哪一類人?雖然是身不由己被兩旁的人擠進去的,他可以出來呀,但他沒有,并且很鄭重的和死者親屬握手,應該是村兩委的人或者老人會的人。他的衣著顯示出其生活拮據(jù),習慣邋遢,但他還知道自己的不雅,極力想把褲管放下來。這一個可笑插曲的后面是沉重的潛臺詞。我沒有感到可笑,而是感到可悲。越過他的頭頂,我仿佛看到掛著村兩委會牌子的門前站著幾個同他一樣的人。
追悼會結尾是樂隊表演,十幾只樂隊輪番上陣。漂亮的服裝、披著秀發(fā)的大長腿、皮靴敲在地上,敲得人心一顫一顫的。
整個追悼會就是一場表演,說看一場大戲也不為過。正像文中所說:“這燦爛如同煙花,盛開就是為了讓所有人抬頭全能看見?!?br />
追悼會的末尾寫得更精彩:“許多人在路邊住腳,扯下胸前的白花或身上的孝布,三三兩兩往南下了一個坡,(回家)?!薄敖K于到了骨灰樓,送葬的人們三三兩兩找地坐下,扯下的孝布被扔的四處都是?!背栋谆?、扔孝布,換紅裙,潛臺詞再明白不過了,就是人們急于擺脫這種環(huán)境和氣氛。就連四嫂也是“走在隊尾,隱約可以聽見她們家長里短的閑聊,說起海天、說起節(jié)氣,還說起了收成。四嫂的聲音很輕柔,像絲緞一般的軟”。四嫂尚且如此,何況他人乎。
在這之前作者又插了一個小曲,寫了四哥的金牙?!霸合麓髩K頭的半片嘴唇,四哥那一咬連皮帶肉,充滿了血腥和膽氣?!边@后面的潛臺詞把四哥的性格、脾氣、處世為人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和那遺像上的掛著平和的微笑,形成強烈對比。
作者通篇沒有明顯褒貶這個葬禮的文字,但通過眾多的潛臺詞,卻更深刻地挖掘出現(xiàn)在社會的一種愚昧無知和精神空虛現(xiàn)象,人們可以把大把的錢花在死人身上,也不愿去發(fā)展村中的農(nóng)業(yè)建設,改善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村里剩下的老人只有孤獨的活著,像文中所描繪的那頭老黃牛一樣“懶惰而又滿足”的等到去世風光的那一天。這種悲哀不是哪一個人的問題,而是社會中某些層面缺乏信仰,缺乏文化,缺乏教育的普遍問題。作者意在喚醒人們,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但愿作者的良苦用心沒有白費。
文中潛臺詞的運用比比皆是,我只是選出了一部分加以粗淺分析,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找到很多,分析得更加透徹,目的是不斷學習,提高我們自己的解析力和寫作能力。
謝謝老師,辛苦了!敬茶!
謝謝老師!
這段描寫,是這篇文章的點睛之筆,通過老師的引領,我們再去讀讀這篇《葬禮》你一定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