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雜文隨筆 >> 【曉荷】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梁(隨筆)

精品 【曉荷】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梁(隨筆) ————從人性的角度看《孔雀東南飛》的悲劇


作者:槐下客 布衣,219.6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525發(fā)表時間:2019-02-18 19:41:40
摘要:從新的角度看《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在詩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與《木蘭辭》一起被合稱為“樂府雙璧”,王世貞稱其為“長詩之圣”,沈歸愚稱其為“古今第一長詩”。據(jù)詩前序言交代,此愛情悲劇是生活中的真實事件,且在漢末建安年間就已經(jīng)編寫成文。在藝術(shù)上,該詩運用成熟的五言詩體,成功的結(jié)合了《詩經(jīng)》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和《楚辭》的浪漫主義風(fēng)格,達到了極高的藝術(shù)水準,得到了歷代文人的喜愛。“時人傷之,為詩云爾”,詩前的序言說明在漢末建安年間人們就在為他們的愛情悲劇傷心;“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故事結(jié)尾說唱藝人諄諄告誡人們吸取焦仲卿、劉蘭芝二人愛情悲劇的教訓(xùn),不要重蹈覆轍。無論思想性還是藝術(shù)性,該詩的確都是一部杰作。尤其是新文化運動以來,該詩作為反抗封建禮教、封建家長制,歌頌青年男女對自由幸福的追求的典型作品多次被搬上舞臺,后又作為范文進入高中教材,普及范圍越來越廣,劉蘭芝、焦仲卿作為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的叛逆者,作為以生命捍衛(wèi)愛情的形象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贊頌,而焦母、劉兄則作為反面形象受到人們的批判和唾罵。從文學(xué)階級性的角度講,這種評價無疑是正確的,該故事的積極意義也正在于此。
   但是,筆者認為,本著古為今用的原則,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從人性的角度分析一下悲劇的原因,使人們從日常生活的角度,更具現(xiàn)實意義地汲取作品的經(jīng)驗教訓(xùn),能夠更好地起到以古鑒今的作用。那就是,筆者認為,作品悲劇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作品中的人物之間缺乏起碼的溝通造成的。
   理由如下。
   一、從二人家庭背景看,焦劉悲劇原因除了家長制的影響,更大的原因是家庭成員間缺少必要的溝通、關(guān)愛與珍惜。
   通過文章的交代可以看出,兩個家庭都應(yīng)該屬于有一定門第的家庭。焦母說自己的兒子“汝是大家子”,而焦仲卿可以“作府吏”,是可以“仕宦于臺閣.”的,在當(dāng)時門閥制度森嚴的社會條件下,具備這樣的身份,屬于門閥子弟是無疑的,用現(xiàn)在的話說,起碼是“官二代”或者“富二代”。劉家呢?原文中是這樣說的:“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碧m芝的成長則是“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前來求婚的不是縣令的兒子,就是太守的令郎,根據(jù)一個簡單的門當(dāng)戶對的標準,劉蘭芝起碼也是士族地主出身。從文學(xué)的角度看,這些材料無疑突出了劉蘭芝的高貴典雅,但客觀上說明劉蘭芝是典型的貴族身份。
   ——順便解釋一個問題,以就教名家。新版的高中語文教學(xué)參考書中的參考資料部分提供了多家看法,其中一文稱,劉蘭芝的家庭難入“九品中正”,理由是劉蘭芝自稱“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xùn),兼愧貴家子”,進而由此得出結(jié)論——兩家門戶不當(dāng),劉出身寒門,焦家則是富貴地位——這種觀點是不能成立的。劉蘭芝如此自述,不過是自謙而已,這是中國人的習(xí)慣,而不能當(dāng)做判定門第的理由。具有傳統(tǒng)美德的國人,不是每個人都會喊出“我爸爸是某某”這樣當(dāng)代青年才會有的口號的。
   再看兩個家庭的成分構(gòu)成。焦劉兩家構(gòu)成極其相似。不論是焦家還是劉家,故事中均未提到男性家長,即焦仲卿的父親和劉蘭芝的父親。兩家輩份最高的都是母親;都只有一個男性成員,焦家是焦仲卿,劉家是劉蘭芝的哥哥;都只有一個女孩子,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妹妹。用傳統(tǒng)觀念來評價,均是人丁單薄。在當(dāng)時的社會條件下,有可能都是有一個母親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且苦苦支撐一個家庭。因為即使是貴族,那樣的時代維系一個家庭也是一個女子難以做到的。而故事發(fā)生的時候,除了焦仲卿的妹妹,其他每個人均都進入了成年的年齡。這種情況下,寡居多年的母親,會對孩子有什么樣的要求,應(yīng)該是不言而喻的。
   在這樣兩個前提之下,兩個家庭都應(yīng)該珍惜眼前的幸福,應(yīng)該擁有很溫馨的生活,但兩家都沒能把握好。這樣的家庭也必然會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會較為敏感任性,這一點兩家人都發(fā)揮到了極致,從而導(dǎo)致了悲劇的發(fā)生。我想,除了按階級分析之家長制,除了封建禮教的要求之外,一個母親要求孩子圍繞在身邊,享受天倫,也是可以理解的。按正常的心理分析,愛是排他的,哪怕是母愛。有時,偏激的母愛更有甚之。其實,稍微想一想,現(xiàn)實生活中,因為這種情況,發(fā)生的家庭矛盾甚至家庭悲劇又何嘗少呢?——也正是在這種前提下,劉蘭芝焦仲卿的悲劇發(fā)生了。
   焦劉兩人乃至兩個家庭,成員之間缺少起碼的交流和溝通,是悲劇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
   二、下面我們看一看,《孔》中的每一個人物又都是怎樣做的,才加劇了悲劇的發(fā)生的。
   劉蘭芝——太剛易折,放放身段不為辱
   先說故事的第一主角劉蘭芝。劉蘭芝無疑具有中國古代勞動婦女的一切美德。她可謂美麗到了極致,她“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珠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她可謂勤勞到了極點:“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晝夜勤作息”她結(jié)婚二三年就“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fù)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勞動成果頗豐。她有很高的文化素養(yǎng)和極佳的家庭教育,“十三能織素,十四學(xué)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她品德非常優(yōu)秀,被趕回家還囑咐小姑“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作為一個棄婦,仍有縣令、太守為兒子求婚,真是美名動一方。她與丈夫極其恩愛,生死與共,??菔癄€不變心。這樣的女性,還有何可挑剔的?即使按現(xiàn)在的觀點,也無可挑剔。這樣一個美好的女性的悲劇怎不讓人嘆惋?但她偏偏不懂一個孤獨老人的內(nèi)心。這樣的勞作,什么時候陪婆婆去嘮嘮嗑談?wù)勑哪兀窟@是一個為子女孤獨半生的母親??!現(xiàn)在,有一個公益廣告是這樣拍攝的:獨守在家的留守老人,做好一桌子飯菜,挨個給每個兒女打電話,回答都是“我很忙”,老人只好無奈的放下話筒。難道現(xiàn)在的老人可以讓人理解,漢代的老人就是家長專制?所以,悲劇的產(chǎn)生,劉蘭芝起碼該負不懂心理學(xué)的責(zé)任。何況,這是一個并不十分匱乏物質(zhì)的家庭!
   再說說劉蘭芝回娘家之后的事情。毋庸置疑,劉家、劉蘭芝在當(dāng)?shù)赜兄鴺O好的名望,因此劉蘭芝被休回娘家之后時間不長,既有縣令遣媒來說親?!斑€家十余日,縣令遣媒來。云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應(yīng)該說在當(dāng)時的社會條件下,對一個離婚婦女來說,這已經(jīng)是難得的佳偶;接著,就有太守家來提親,——“媒人去數(shù)日,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jié)大義,故遣來貴門”,這簡直就是天賜良緣。就文學(xué)手法來說,可以很好的襯托劉蘭芝的名譽地位。這不是本文要探討的話題。劉蘭芝呢?通過文章交代,回家后并未立即向母親說明與焦仲卿的盟誓,以求的母親的幫助,直到縣令求親才向母親說明;即使這樣母親也一直在各方面給以支持。至于哥哥,則一直未作任何說明——我不排除文章用簡筆的可能,而是就文說文——這可是一母同胞的哥哥呀!但是,當(dāng)哥哥說她不做長遠考慮的時候,他一沒辯解,二未商量,而是當(dāng)下反唇相譏,“要拿青春賭明天”,——“謝家事夫婿,中道還兄門。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這樣的妹妹的確夠剛強了。但是,假如你是一個當(dāng)哥哥的,是去讓妹妹做一個根本無法實現(xiàn)的夢,還是去得到能夠得到的幸福呢?假如你是妹妹,即使不同意眼前的婚姻,該不該心平氣和的與哥哥商量商量呢?在文中,我沒有讀到。讀到的是在未回家之前劉蘭芝具有的成見:“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弊x到的是她一賭氣許婚之后再見到焦仲卿時的抱怨:“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應(yīng)他人,君還何所望!”試問,這其中是否存在劉蘭芝處理問題的不妥之處呢?
   第三,劉蘭芝決心并且付諸行動的死在太守家,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簡直是令人難以容忍的行為,是對別人家的極大侮辱。男大當(dāng)婚,女大當(dāng)嫁。一家有女百家問,這似乎是人之常情。在文中,太守其人似乎未作什么可惡之事。相反,人家簡直是把劉蘭芝當(dāng)寶貝看待的。先是“遣丞請還”,派手下官員去說親,“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要把自己的“嬌逸未有婚”的第五郎,與劉家“結(jié)大義”,求婚的過程無可挑剔,絲毫看不出任何強搶民女的意思;蘭芝許婚后,堂堂的太守大人簡直喜出望外,失去常態(tài)——“府君得聞之,心中大歡喜”,恨不得馬上把劉蘭芝娶進家門——“視歷復(fù)開書,便利此月內(nèi),六合正相應(yīng)。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接著就是準備婚禮——“交語速裝束,絡(luò)繹如浮云。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fēng)轉(zhuǎn)。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流蘇金縷鞍。赍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雜彩三百匹,交廣市鮭珍。從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門”,這樣的排場,在中國的傳統(tǒng)當(dāng)中,表現(xiàn)了主人多么大的欣喜,多大程度的重視??!可結(jié)果呢?當(dāng)高頭大馬拉的車子把新娘子接進太守府,當(dāng)婚禮結(jié)束之后,我們的女主人公就“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了……我反復(fù)讀這篇文章,沒有讀出任何理由,說明太守家該得到這樣的詛咒!蘭芝,你可是親口答應(yīng)的呀!你可能告訴我,這是為什么?
   在蘭芝的身上,我的觀點是,其人美則美矣,剛則剛矣,但是剛強到在自己最親的人面前都絲毫不肯低頭,因為溝通的不到位而走向悲劇,著實讓人嘆惋。
   焦仲卿——橋梁不暢,母妻面前均失措
   焦仲卿是文中另一個重要的正面角色。他的殉情,是最讓人覺得可悲的。對工作,他“守節(jié)情不移”,是一個忠于職守的好公務(wù)員;對母親,他想極盡孝道,即使愛妻被迫離去,他也想盡可能圓滿的解決問題,是一個想盡孝道的好兒子;對妻子,他愛護有加,最終與妻子雙雙殉情,是一個忠于愛情的好丈夫。這樣的男人怎能活得不累?
   以前的論者,往往強調(diào)他斗爭精神不徹底,沒有與母親做堅決的斗爭。如果是你呢?作為筆者,我最討厭的,是一個二選一的話題:假如妻子和母親同時掉進河里,你會先救哪一個?據(jù)說,現(xiàn)在最佳答案是:我舉著妻子,妻子舉著母親,然后共同上岸。哈哈!其實問題該再加一個前提:你只能救一個,怎么辦?大概每一個有理智的人,不騙人的人,回答這個問題都會被難到失眠得頭痛的。
   不過,話說回來,焦仲卿也的確做得不怎么樣。以現(xiàn)在的觀點,最起碼沒有做好婆媳的溝通橋梁,以至于讓年邁的母親覺得自己的兒子要離自己遠去,以至于在自己的妻子抱怨的時候手足無措。其實,他只要“?;丶铱纯础?,回家后多陪陪年邁的母親,因為“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因為媽媽孤獨的害怕了,他只要讓媽媽享受一些天倫之樂。但他沒有,即使有一點假期,他也是回到家就鉆進自己小夫妻的安樂窩,妻子嘮叨后才去著急,才想起去問為什么;然后又沒有什么積極的措施;把妻子送回娘家后,也未拿出任何作為,而是任其自然的發(fā)展下去;當(dāng)聽到劉蘭芝改嫁的消息后,更是六神無主,請假回家也沒有任何作為,當(dāng)下就跑到劉家,諷刺挖苦,決心赴死——看整個過程,焦仲卿可曾有過什么有益的建樹?他不是調(diào)解,而是火上澆油,在母親面前發(fā)誓“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fù)取”,在妻子面前表白“我自不驅(qū)卿,逼迫有阿母”,把自己置于家庭矛盾之外;當(dāng)劉蘭芝負氣答應(yīng)改嫁之后,又不顧夫妻誓言,挖苦諷刺劉蘭芝“賀君得高遷”,說自己“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劉蘭芝是“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賭咒“卿當(dāng)日勝貴”,發(fā)誓“吾獨向黃泉”——又從那里顯示出一個男子漢的氣魄了呢?又從哪里顯示出了一個家庭支柱的基本的能力了呢?一個堂堂的知識分子,政府官員,愛母親,愛妻子,卻讓自己最愛的兩個人一個死去,一個孤苦一生,焦仲卿啊焦仲卿,你怎能稱作禮教的叛逆者呢?你只是一個值得同情的弱者,百無一用的書生!
   一個沒有擔(dān)當(dāng)?shù)哪腥瞬粫且粋€好丈夫,一個做不好橋梁作用的男人不會是一個好兒子。原封不動的把妻子的話端給母親,再把母親的話一成不變的端給妻子,這樣的男人,不可能不失敗。
   焦母、劉兄——設(shè)身處地需反思
   再說說文中的兩個“反面角色”。
   先說說焦仲卿的母親。在上文關(guān)于兩家基本情況的分析中,對其已做了一些分析。從文章的內(nèi)容可以看出,焦母是焦家地位最高的人物,按當(dāng)時的社會條件,也該算老年婦女了。焦父未出場,或者死去,或者服役,或者離家出走——無論如何,應(yīng)該是一個單身母親苦苦支撐著這個家,艱難的把焦仲卿兄妹拉扯成人。前文已經(jīng)說過,在當(dāng)時的社會條件下,一個寡婦做到這種程度需付出多大的辛苦,沒有一定的剛烈性格是絕對做不到的。她愛自己的兒女,盡管這種愛可能到了偏激甚至苛刻的程度。年老以后,兒子上班,兒媳勞作,女兒年幼,老人應(yīng)該是寂寞的,孤獨的。孤獨寂寞之時,也許,他會橫挑鼻子豎挑眼,文中也親口說出了“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之類的狠話。但是,親愛的讀者,別忘了,這是在劉蘭芝首先提出自遣回家之后。這時的時代背景是漢代建安年間,已經(jīng)是儒家思想大一統(tǒng)的時代,君臣父子、三綱五常之類是正統(tǒng)觀念——這也是一般所說的文章按封建禮教的意義所在——劉蘭芝敢于反抗,當(dāng)然是大逆不道。我們不能要求一個漢代的老婦具備先進的平等思想吧?至于她兩次說到給兒子向東家之賢女求婚,當(dāng)不難理解,這也正是焦母和劉兄的一致之處。兒子離婚,之后再婚,應(yīng)是人之常情,當(dāng)無可厚非。何況,在整個過程中,焦仲卿除了開始說過一句“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fù)娶”之外,再沒有做過任何努力。所以,筆者認為,焦母在此悲劇中,雖有很大的責(zé)任,但也的確是一個值的關(guān)愛的空巢老人。

共 7682 字 2 頁 首頁12
轉(zhuǎn)到
【編者按】《孔雀東南飛》是一曲基于事實而形于吟詠的悲歌。其中,主人公劉蘭芝、焦仲卿之死,表面上看來,是由于兇悍的焦母和勢利的劉兄逼迫的結(jié)果。事實上,焦母、劉兄同樣是封建禮教的受害者。因為焦母、劉兄的本意,并不想害死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妹妹。這從劉、焦死后,"兩家求合葬"這樣后悔不及的舉動可以看出。而隨著筆者的分析焦劉二人的悲劇并非僅僅如此,僅能從文學(xué)的角度茍同;從人性的角度看,是焦劉之間以至于兩家大家長缺乏交流造成的!二人無論是從社會地位、家庭條件都可以稱得上是門當(dāng)戶對、該備受長輩祝福的結(jié)合,可就是這種“強強結(jié)合”奠定了悲劇基礎(chǔ)。劉蘭芝作女兒時,就芳賢遠揚,求娶之人不在少數(shù);作媳婦時,勤勞有余,賢惠有加;焦則是政府官吏,士族出身,家中長輩給予厚望;兩者結(jié)合后雖恩愛有加,可是對于長輩的“恩愛”卻是屈指可數(shù),兩人既想圓滿又想各自作為,在當(dāng)時的社會背景下,根本就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究其原因是兩者都沒有設(shè)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各自沉浸在自己的感情世界。用現(xiàn)代文明的觀點來看,焦母固然嚴苛,劉兄固然勢力,但出發(fā)點都是為了子女兄弟好,實際并非十惡不赦,只是方式不對。而焦劉的赴死,一方面可以說是殉情,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賭氣”,但就是他們的死才讓焦母劉兄意識到自己關(guān)愛方式錯了!但無論是哪一種,死亡這種方式處理都是極端;而對于焦劉兩家都是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對于他們何嘗又不是一場悲?。课恼虏捎面告傅纴淼膭?chuàng)作方式向讀者揭示出不一樣的《孔雀東南飛》,文筆嫻熟,結(jié)構(gòu)嚴謹,敘述流暢,觀點明確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同時文章充滿了人性之美,具有一定教化作用,反省當(dāng)下!佳作!推薦共賞。感謝賜稿曉荷,期待您的更多精彩!問好老師?!揪庉嫞荷hぁ?【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F201902240006】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桑瑜        2019-02-18 19:46:00
  文章敘述流暢,觀點明確,佳作學(xué)習(xí)!
生活中的背包客,世俗里的苦行僧。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