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一曲悲歌祭娘親(散文)
總以為日子還很長,沒曾想一去無來日。直到母親閉上了雙眼,我才意識到再也沒有機會陪伴她老人家了。
2018年11月9日那個漆黑的冬夜,母親帶著對兒子兒媳、孫兒孫女的無限期盼,帶著對至親好友的無比留念,在我面前溘然地閉上了雙眼?!案文c寸斷”這個詞以前對我來說僅僅只是個詞匯,但在那個冬夜我有了切身的體會,那種切膚之痛真的讓我悲痛欲絕……
得知噩耗,您的兒子兒媳、孫兒孫女從各地趕回,至親好友、出門在外的族人從四面八方趕回來,塆上塆下鄰近幾個村子的父老鄉(xiāng)親都不約而同地來到您的靈前祭拜。
第二天凄風冷雨淅淅瀝瀝地下了一整天,家鄉(xiāng)那條倒水河里的水足足漲了三尺,那是蒼天和親人們流下的悲傷的淚;花草樹木全都掛滿了淚水,在北風中輕輕地嗚咽;縷縷白色的霧靄,如一幕幕巨幅的白紗,繚繞在空中,久久不愿散去。天地為之動容,草木為之含悲,整個場面莊嚴肅穆。
我的母親出生在舊社會一個窮苦人家,自幼命苦。在她兩歲多的時候就沒了父親,留下她和有孕在身的母親以及一個弟弟共同生活。在她三歲的時候,母親生下了一個遺腹子,貧寒之家又多了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孤兒寡母一家四口艱難度日。在她10歲的時候,更大的悲痛接踵而至,相依為命的母親因積勞成疾撒手而去。
慘絕人寰,欲哭無淚,她徹底地成為了孤兒,自己還是一個孩子,還帶著兩個年幼無知的弟弟。親戚和族人都悲哀地搖著頭,感嘆她的命苦,擔心這三個年幼的孩子難以長大成人。
可她憑借著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倔強地在苦難的日子里求生。她儼然一個小大人,帶著兩個弟弟挖野菜、拔樹皮吃。在缺衣少食的冬天,她和弟弟一起到河邊破冰捉魚,在凍土如刀的田間地頭尋找莊戶人家收割時撒落的糧食,手腳凍得通紅,失去了知覺。有好心人施舍一些米糠,她舍不得一下子吃完,常常拌一些野菜或樹皮煮粥吃。
她深知自己是家里的老大,有責任和義務照顧好兩個弟弟。雖然是個柔弱女子,但她像男兒一樣有主見和擔當。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她就學會了紡線織布、納鞋繡花、裁布做衣、縫縫補補,憑借這些技能幫人干活換回一些糧食。
吃盡了千般苦,遭受了萬般難,她帶著兩個弟弟一起長大成人了。到了成婚論嫁的年齡,她為自己置辦嫁妝,準備將自己嫁出去。后來由于有人為她大弟弟說合了一門親事,急于成婚,她毅然決然地推遲了自己的婚期,成全了大弟弟,將自己的嫁妝全部給大弟做聘禮,張羅著給大弟弟結(jié)婚,直到大弟結(jié)婚添了孩子后她才和我父親結(jié)婚。
和我父親結(jié)婚后,她孝敬公婆,善待小叔小姑,與鄰里和睦相處。我父親出生在一個沒落的書香門第,家中也十分貧窮,是家中長子,上面有一個姐姐,下面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為了幫助家里分攤負擔,他只讀了一年零三個月書,便輟學在家種田。來到這個新家后,她和我父親一起挑起了這個家庭的重擔,供大叔子上學讀書,一直供到他在北京讀完大學參加了工作;送小叔子讀書、參軍,直到退伍在城里安排了工作,只有她和父親一直留在農(nóng)村耕田種地贍養(yǎng)老人。
母親生養(yǎng)了我們兄弟三人,雖然她沒讀過一天書不認識一個字,但她認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盡管當時家里生活條件非常差,她還是堅持讓我們兄弟三人上學讀書,這在全村是絕無僅有的。很多家庭都早早地讓孩子輟學在家種田,不時有人嘲諷我母親:“還真只望讀出三個秀才?也不看看現(xiàn)在是什么年代,知識青年都下鄉(xiāng)了。”母親沒有顧及別人的閑言碎語,要我們安心上學讀書。為了供我們讀書,母親吃盡了苦頭,常常起五更睡半夜不停地勞作著。半夜醒來,仍看見母親紡線織布的身影;清晨起床后,發(fā)現(xiàn)母親早已將一家人的早飯都做好了。
不知道流過多少汗、流過多少淚,忍受了多少委屈,母親終于將我們兄弟三人養(yǎng)大成人了,先后留在了城里工作,也都成了自己的小家。為了不給我們添麻煩,父母依然生活在農(nóng)村里。
2012年5月25日,父親因病逝世,母親悲痛欲絕,整整三天三夜粒米未進,淚流滿面地守在父親的遺體旁……
父親去世后母親倍感孤獨,我們兄弟三人便輪流接她到城里和我們一起生活,可她過不慣城里的生活,沒有辦法我們只好將母親送回鄉(xiāng)下老家,請了一個保姆陪伴照料她。保姆畢竟代替不了親人,因沒有一個親人在跟前,母親又陷入了對兒子兒媳、孫兒孫女的無限思念中。
我們隔三岔五地回鄉(xiāng)陪伴看望她。盡管如此,我們給予母親的陪伴是有限的。人常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我覺得虧欠母親最多的就是沒有好好地陪伴她老人家,這是我心里永遠的痛,是一個永遠都無法彌補的遺憾。
按照我們鄉(xiāng)下的風俗,今年春節(jié)是母親的新年,我們兄弟三人帶著各自的妻子兒女回鄉(xiāng),可再也見不到父母慈祥的面容,只有對著供奉在香龕上母親的黑白肖像,莊重地燃上幾炷香,虔誠地鞠上幾個躬。
母親走了,我再也看不到那踟躇的身影,再也看不到那期盼的眼神,再也聽不到那諄諄細語,但她的音容笑貌永遠銘記在我的心里,她的諄諄教誨已融入我的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