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父親的生日(散文)
一
每年的農(nóng)歷二月十八是父親的生日,雖說不是特別重要的日子,但每到這一天,我都會去娘家陪陪父母。母親總是舍不得讓我們花錢,便找各種理由不讓我們來。
今年的二月十八,頭一天就打電話過去,母親說“我們年紀還不大,不要急著為我們過壽。你爸又不能喝酒,也不能吃肉……”口氣相當嚴厲,我似乎又看見她皺著眉頭一臉不高興的樣子。我知道母親過日子很節(jié)儉,連兒女過日子都時常嘮叨要省著點。
第二天早飯后,簡單地買了些水果和蔬菜。一個人騎車就去了。
院子里跟平時一樣,堆積著母親撿拾的一大堆煤塊用篷布蓋著,旁邊是父親積攢的一大堆螺絲廢鐵,剛好星期天,小侄子側躺在炕頭的墻角里玩手機,一只腳高高地搭在墻壁上。
父親看到我時的笑臉跟院子里的月季花一樣燦爛。
簡單的問候之后,我便開始整理院落,把幾個空小陶缸并排放在墻角,把母親積攢的蓖麻籽,棉花籽,胡蘿卜籽,還有散落黑芝麻……統(tǒng)統(tǒng)放進去蓋好。當然,還不忘了給她打個招呼。不然到該種的季節(jié)找不到又會罵我,母親則在廚房里和面,做餡。
平凡的日子里,有父母在就是最好。盡管父親老了,可還是硬朗的,我心頭一陣暖,真想過去抱抱父親。
有人說,上了年紀的人,說不行就不行了,我真不希望那一天到來。能夠在安靜的日子守父親幾日就很好。
二
父親因身體原因居然成功戒煙了,他那有些發(fā)虛的臉看著比平時足足大了一圈。皺紋也淺了些許。閑暇之余,他喜歡擺弄各種樂器,口琴,電子琴,笛子,二胡……就連窗臺上他的藥盒上都記滿了一行行曲譜。我打小就喜歡聽他一邊拉著二胡,一邊用他那渾厚而嘹亮的歌聲唱響整個小院。
這個愛好,總比抽煙好,為了給父親一點鼓勵,我總喜歡聽父親擺弄這些樂器,看他走進音樂世界的得意樣子。
花池邊,他又在咿咿呀呀的拉著他的劣質二胡,陽光下,那花白的頭發(fā)顯得愈發(fā)耀眼,略顯渾黃的眼睛里寫滿了久經(jīng)滄桑之后的淡泊和無謂……臉上縱橫交織的皺紋,在他費力的想把每一個音調(diào)都拉的更準確的時候跟著或扭曲或舒放,那嶄新而雪白的假門牙在他跟著輕輕吟唱中,略有松動的上下磕碰著。蒼老而粗糙的雙手,左手緊扣胡弦,手指上下交替著隨曲譜的節(jié)奏時而緊扣,時而揉和,右手拉著弦弓,或緊或慢,一任琴盒上的松香粉末落滿了膝蓋,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似乎已經(jīng)把他自己和曲子融為了一體。
我陶醉在父親的琴聲中,不覺間又想起年輕時的父親,為操勞一家人的生活,曾上山下嶺的挖過藥材,又在整個山頭的梯田里種過豆子,后來又曾拉石頭,賣水果,辛勤付出了大半輩子。到如今年紀大了,依舊放羊,喂雞,種地,砍柴,一刻也不停閑,家里因他的勤勞節(jié)儉,日子總過得無憂無慮,我和弟弟也幸福的長大。如今,總想著他的晚年能過得清閑一點,可是倔強了一輩子的父親總是不聽勸,不善言辭的他依舊默默地辛苦勞作著,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不要拉了,該吃飯了。”母親對著花池邊的父親的喊聲,把我的思緒從遙遠的童年又拉了回來。回頭一看,那皮薄餡大的韭菜餃子如同小豬一樣已擺滿了篦子。母親還不忘專門給父親做一碗長壽面,那搟的又薄又勻稱的面片在母親的刀下瞬間就變成又細又長的面條了……那熟練的刀功一點也不輸當年。
三
爐子里的柴火噼噼啪啪燒的正旺,鍋咯咯噠噠噴著熱浪,鍋蓋被頂?shù)耐煌蛔黜?。母親用大鐵勺從鍋底推動餃子發(fā)出刺耳的金屬摩擦聲,但此時聽著卻不那么聒耳了,她一邊下餃子,一邊喊小侄子“快去柴堆再拿幾個柴疙瘩”,小侄子跑過來,懷里抱著三四塊拳頭大小的樹根,那些都是平時父親砍的。
弟弟,弟媳婦他們出去打工了,飯桌上只有父母跟我還有小侄子。最饞眼的還是母親專門給父親做的那碗長壽面,雪白的面條加一個荷包蛋,再撒上蔥花,韭菜,辣子油……真是色香味俱全,還有飯桌中央的那一大盤熱乎乎的韭菜餃子,略帶透明的皮里透著盈盈綠色……就半碗紅油辣子再加一碗餃子面湯就十分的可口了。
拿起筷子想對父親說“生日快樂!”卻遲遲說不出口,只記得去年的同一天,買了個生日蛋糕,孩子們幫忙點上蠟燭,父親坐在中央,“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孩子們興高采烈的一邊歡唱一邊打著手拍,而父親則一臉尷尬的笑著。
父親的生日,簡單得跟平時一樣,沒有一絲隆重,沒有半點喧鬧,就在這簡單的飯桌上,一家人吃著香噴噴的餃子,臉上流露出暖暖的笑意!人世間最大的幸福就是能陪父母噓噓家常,能在他們漸漸老去的歲月里多一分關心,多一些陪伴。
生日,有一個儀式感就可以了,父親也不喜歡奢侈鋪張。我想,有兒女跟他在一起,比什么都好。我想在父母每個生日里都回家看看,和他們一起過樸素的生日,哪怕很簡單。
回家給父親過生日,一點特別也沒有,真感覺虧欠了父親不少。但愿以后的日子,我不能忘記回家看看父親,多和他在一起,讓父女的歲月一直溫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