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韻】石屏,一個讓心靈靜下來的地方(散文)
滇南小城石屏對于我來說,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無論是人生得意還是落入低谷的時候,她總是敞開懷抱接納我,我可以在這里放肆地笑,也可以放聲大哭,就像一個以心相交的朋友,永遠不離不棄,在我的心中,石屏就是我的故鄉(xiāng)。
據(jù)說“石屏”之名源于諸葛亮,相傳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諸葛亮南征孟獲,來到此地,但見層巒疊嶂,山勢陡峻,祥云繚繞,似霧又似煙,以為敵兵在休整做飯,派人打探,尋至煙霧冒出的地方,眼前豁然開朗,出現(xiàn)一塊扇形的石屏風,諸葛亮占卜道:“東邊可建水,此地為石坪,石為云根,云為文采,千五百年之后,必有規(guī)方是域,而文明儼如中州焉?!泵鞒螅藗儼巡萜旱钠焊臑槭恋钠?,沿用至今。
明萬歷年間,到石屏任知州的蕭廷對精通地理風水,懂八卦陣圖,經(jīng)過考證,他認為石屏城池是坐落在一個大石龜殼之上的,(現(xiàn)在航拍的石屏古城神似烏龜?shù)男螤?。)只要鑿穿龜殼,下面就是水層,有用之不盡的水源。家住在古城觀音寺巷的楊叔叔說,龜殼下面的水是流通的,若是他家的水桶掉到井里,過幾天那水桶會在其他人家的水井中找到。
據(jù)說,知州蕭廷對認為馱著石屏古城的神龜首朝向異龍湖,有奔湖的動機,恐有朝一日神龜會離岸奔湖而去,怕到那個時候整座城池都毀于水底,于是,便在城中東南西北打了四口深井,釘住神龜?shù)乃闹荒_,意在鎖住神龜,讓石屏古城永駐。更神奇的是,四口古井里的水,居然可以用來點豆腐,石膏被井水取而代之,用井水點出來的豆腐鮮嫩可口,營養(yǎng)美味,成了石屏的一絕,石屏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燒烤攤,每一個燒烤攤上都能聞到石屏豆腐的香味。
石屏山清水秀,歷史悠久,自古以來文化發(fā)達,科甲鼎盛,石屏古城民間流傳著一首打油詩“五步一進士,對門兩翰林;舉人滿街走,秀才家家有。”正是因為那時候有這么發(fā)達的文化背景,所以石屏古城才會有那么多建造精良的古民居。
明末清初,石屏人口多了起來,土地卻很少,聰明、勤奮的石屏人要么辛勤耕耘土地,要么拼命讀書以求取功名;要么到個舊錫都去開礦,還有的到外面去經(jīng)商,據(jù)說普洱茶最初就是石屏商人推出去的。那時,石屏的經(jīng)濟和文化的發(fā)展都很快,出了許多文人和富商,華麗的民居也順勢拔地而起,這些房屋的建筑質(zhì)量都比較好,雖然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雨,卻巍然屹立于石屏古城的土地之上。
石屏的古民居大體分為三大類。一類是礦主或富商的豪宅;一類是文人和官宦人家的雅居;一類是本地地主或富農(nóng)的農(nóng)村大院。礦主富商的民居建筑質(zhì)量最好,建筑面積也最大,大門門頭、庭院內(nèi)的花牙子、柱頭鋪作、門窗的雕刻都特別精美,屬于豪華的深宅大院。文人和官宦人家的雅居,是小家碧玉型的,不張揚,但精致典雅,建筑質(zhì)量也非常好,不重雕飾,淡雅清麗的風格很有書卷氣。最后一類地主和富農(nóng)的農(nóng)村大院質(zhì)量中等,建筑面積也比較大,大門門頭和庭院內(nèi)的雕飾相對簡樸,但比較實用。
石屏的經(jīng)濟和文化最為繁榮鼎盛的時期,是明代中晚期至清代,民間因重教興文而人才濟濟,有“文獻名邦”之稱謂,還被譽為“山川東迤無雙境,文學南滇第一州。”出了數(shù)不清的秀才,六百多個舉人,七十多個進士,十六個翰林,云南省唯一的經(jīng)濟特科狀元也在石屏。當時石屏真是富甲一方,文廟,玉屏書院,翰林院,進士第,狀元府等就相繼修建起來了,真是應(yīng)了古時諸葛亮的那句預(yù)言。
走進石屏古城區(qū),不熟悉的人,會有一種走入迷宮的感覺,這一點也不夸張,我就走錯過好幾次。因為古城中民居街道的格局,就像烏龜背上的八卦條紋,彎曲縱橫,相互交錯,形成無街不彎,無巷不曲的風格。民居住宅分布在多個不等的片區(qū),住宅片區(qū)的空隙,形成了古城中比較大的5條街道,又有24條狹窄的小街巷,將這些民居分為若干塊。5街24巷又形成大小不等的九大塊格局,其中隱含八卦陣圖,再由八卦陣圖演變?yōu)榫艑m陣式,將城中民居分為九鋪:以州衙為中心,中為州前鋪,后為州后鋪。這些大街小巷,貫穿于古城的各個片區(qū)之間,使古城四通八達。
石屏古民居建筑的雕刻都特別精美,特別是大門,工匠們在大約三平方米左右的木質(zhì)門頭上雕刻著許多花鳥蟲魚、珍禽瑞獸、人物山水、文字器物等,并彩繪得色彩斑斕,這些雕刻看起來鮮活靈動,栩栩如生。
每去到一個地方,我都喜歡尋找古城,或是風景如畫的山水。那天鬼使神差地闖入了袁嘉谷先生的故居,其實我不認識路的,也沒有向?qū)罚褪悄菢幼匀欢坏鼐蛯さ搅四抢?,走進古色古香的院子,感受著袁嘉谷先生當年的生活。先生的故居,是他的父親袁德洋所建的,一棟二層四合院式的小樓房,儒雅清幽、古色古香,樸實而不失莊重。大門坐西朝東,院子坐北朝南,故居大門頭有“經(jīng)濟特元”之匾,上聯(lián):萱蔭千秋松聲九里;下聯(lián):邦楨四葉世范三篇。里面還有幾副對聯(lián),整個院子充滿了書香韻味,院子里的書房,是先生當年學習的地方。
走出袁嘉谷先生的故居,我又去了為民巷和回民巷,然后參觀了玉屏書院,古城的好幾條巷子里都有進士舉人的故居,還有翰林院,走在古色古香的巷子里,我仿佛聽見了朗朗的讀書聲,聲聲入耳,讓人沉醉,置身于那樣的環(huán)境,我感覺自己身上也有了些許書卷氣。
我還專門找到喻家的院子,因為那院子里藏著石屏風,楊叔叔說,以前有許多人打過石屏風的壞主意,因為它跟地殼連在一起,未能偷成,所以這有上萬年歷史的石屏風才得以保存至今。石屏風乍一看,像一座精雕細酌的假山,走近細看,發(fā)現(xiàn)里面還含有石珠。一個阿姨對我說,本來石屏風里面有個神似觀音的石頭,還會往下滴水的,觀音石下面有一顆寶石,在中國動蕩時期,那顆寶石被外國人取走,后來觀音就不滴水了。我無論如何都看不到那觀音,只不過兩邊的石頭形狀倒是很像青龍白虎。石屏風高2.78米,長3.34米,厚0.48米,上面的洞洞大大小小三百多個,阿姨說那些洞洞最大的只有一個,代表一年,稍微小點的四個,代表四季,中等的十二個,代表十二個月,小的三百六十五個,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這石頭真可謂是奇石?。」植坏檬寥艘暼粽鋵?,它的神奇之處在于它是天然形成的,且還連著地殼,這樣巧妙的結(jié)構(gòu)絕對是巧奪天工,恐怕再能的工匠也雕刻不出來。
石屏是歷史文化遺址、遺物最多,文物古跡最為富集的地區(qū)之一,有“滇南明清民居博物館”之稱。這些古色古香的古民居建筑群,見證了石屏當年的盛世文明。石屏還有一座保存得最完整的校園古建筑群,這座建筑群有中國傳統(tǒng)古典建筑藝術(shù)的風格,還有西式建筑藝術(shù)的風格,具有中西合璧的特點——它就是企鶴樓建筑群,深藏在書香濃郁的石屏一中校園內(nèi)。這些古建筑群的存在,提醒著人們,那個時期的石屏文教事業(yè),曾是如何的興盛發(fā)達,如何的輝煌……文獻民邦的稱謂不是隨便得來的,我們要尊師重教,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才能傳承文獻民邦的美名,振興文獻民邦。
古老的民居建筑群,既是美不勝收的藝術(shù)珍品,又是鮮活的地方文化歷史。石屏,就是這樣一座魅力十足的小城,既有精美的建筑群,又有豐厚的文化底蘊;還有如畫的山水風景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風情。
走在老街上古老的巷子里,看著古樸的民居,讓我這個久居石屏的外地人,似乎也有了尋到故鄉(xiāng)的感覺,那一縷縷的炊煙,寄托著我那無盡的鄉(xiāng)愁。遍布大街小巷的燒烤攤,烤著香味濃郁的石屏豆腐,幾個人圍著攤子一坐,品品楊梅小酒,嘗嘗石屏燒豆腐,吃著獨具石屏風味的涼卷粉……這樣的畫面,感覺生活回歸到了原本的樣子。
石屏,山環(huán)繞著水,水映襯著山,山如駝峰,湖如明鏡,美麗的異龍湖,曾遭遇劫難,在人民政府的積極治理下,恰如鳳凰涅槃,又重現(xiàn)生機,藍天白云,鳥語花香,那些珍貴的鳥兒又都回來了,對于失而復得的異龍湖,石屏的人們更加珍惜和愛護。
最喜歡異龍湖里的荷,喜歡到了骨子里,每年夏天,都要約上三五個好友知己去賞荷,置身于花海,放眼望去,整個湖面煙波浩渺,隔著湖看遠處朦朧的山,感覺心曠神怡,無拘無束。
石屏的山,不是普通的山,攤,也不是普通的攤,山山有楊梅,攤攤有豆腐!不僅有吃的玩的,還有看的聽的,抑揚頓挫的石屏煙盒舞,悠揚婉轉(zhuǎn)的石屏海菜腔,美麗醉人的花腰歌舞……
一個人最終要擇一座城終老,作為一個居住石屏多年的外來人,我多么希望自己的余生在這座美麗的小城渡過,與青山秀水為伴,與古街古巷為鄰,豈不樂哉、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