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荷·五周年】清涼的老屋(散文)
如今到了夏天,人們沒有空調(diào)好像就過不了日子。一查資料嚇我一跳,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百年間,夏天氣溫最高可達45攝氏度,平均氣溫比現(xiàn)在高兩攝氏度呢。如果人的抵抗力差,又沒有防護措施,有可能活活熱死。宋朝人葉夢得在《避暑錄話》中寫道:今年的夏天特別熱,有些人走著、走著就中暑了,“撲通”一聲栽倒在地上,再也沒醒來。文獻記載,宋高宗建炎三年,一支金國部隊在農(nóng)歷六月渡過長江,準備攻打南京,結(jié)果在路上就熱死了兩千人,趕緊打道回府,又在回去的路上熱死了七百人。
其實宋朝人也怕熱,可他們懂得利用自然避暑。北宋的大臣歐陽修在揚州做官的時,特意蓋了一座非常高的木樓,取名為“平山堂”,并在木樓四周移栽了許多大樹,種了一千多株竹子,那竹子長得像椽子一樣粗,竹葉密密麻麻、遮天蔽日,擋住煩人的熱氣。盛夏的傍晚,歐陽修就帶著朋友,優(yōu)哉游哉來到平山堂,喝酒聊天,喝到酣處,還和朋友玩起“傳荷行酒”的游戲。
可多數(shù)人住不起那洋氣的大房子,就在土山上挖窯洞,鉆進去避暑。如今你走進延安的窯洞似乎就可以看到先人的影子。
古代的宮廷建有涼殿,就是利用冷水循環(huán),機械帶動扇子轉(zhuǎn)動,將冷風送入殿中。后來就直接將冷水送向屋頂,任其沿屋檐直下,激起涼氣。
北宋大臣司馬光降溫比較獨特,是讓工匠挖溝,引河水進入自家的院子,再從后墻流進臥室,然后在床底下繞幾個彎,最后流到墻外的菜地里。晚上人在床上躺著,涼意陣陣,非常愜意。
在華夏大地上有許多有護城河,最長達三十余公里,最深達十米。如在宋代襄陽護城河的平均寬度超過了一百八十余米,算是全國之最。護城河并非一潭死水,如北京的護城河有時流速就很大。護城河有兩側(cè)有十到五十米的綠化帶,橋廊、名木古樹、樓亭閣臺與護城河交相輝映。如果你夏日在這樣的地方走一走,不僅眼中有風景,而且身上也清涼?,F(xiàn)在想起來古代的護城河不單純是古人在防御上對水的妙用,還有調(diào)節(jié)自然氣溫、防暑的功能。
再回到二十世紀的土家山寨,鄉(xiāng)親們的房子是背靠大山,緊靠小溪水或清江河邊,墻的厚度、高度都是如今墻的兩倍多。青瓦白墻是人們心目中對古建筑的第一印象,而在這層層疊起的小小瓦片中,就藏著古人避暑的秘密。瓦片間的縫隙讓自然風從瓦縫中進入屋里,屋內(nèi)的熱氣也會從縫隙中竄出,同時那青瓦片還可以將屋外的大量熱量吸收,避免熱量直接進入室內(nèi)。在土家山寨的大戶人員的房子至有一個天井,直接將熱空氣排出,還有排雨和遮陽的作用。從早到晚,陽光幾乎透不進來,是古人夏季納涼的好去處。
除此之外,屋四周有房檐,至少有一米五寬。寬敞的階沿,就像現(xiàn)代樓房的陽臺,可以遮陰躲雨。每逢刮風下雨,或夏天太陽當頂時,就成了娃娃們的游戲場所。我兒時經(jīng)常和小伙伴一起玩蜻蜓請螞蟻的游戲。大家圍坐在階沿上,不停地喊著:黃螞蟻快點,找個蜻蜓你來抬,大官不來小官來。喊了一遍又一遍,小螞蟻好像聽到似是的,不一會兒就來了。每到夏天的晚上,長輩們就會搬幾把竹躺椅在階沿上納涼,搖著扇子,拉家常。
《水滸傳》中有“公子王孫把扇搖”的說法,可見扇子在當時稱得上是涼爽、舒適與安逸的象征。據(jù)文獻記載,扇子早在商周時期就已出現(xiàn),其材質(zhì)經(jīng)歷了從羽毛、竹條、葦葉、棕葉、絹紗到紙張的“進化”過程,被稱為“涼友”。更有文人墨客喜歡在扇面上賦詩作畫,“題扇面”漸成一種富有情趣的娛樂活動,使得扇子既可消暑,又可賞玩?!皳u風”則是風扇的原始形態(tài),在電視劇《甄嬛傳》中就有侍女轉(zhuǎn)動著安置在冰塊上的“搖風”納涼的場景??蛇@樣的“冰搖風”也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得到的。
涼席一直延用至今的。在古代的涼席是竹制或用細蘆葦編織。李清照《一剪梅》中寫道:“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其中的玉簟并非是玉石,而是竹制。小時在床上就是用的竹制或蘆葦涼席,有時在外納涼就是搬兩條長板橙上面放上木鋪板,即可玩耍,又可睡覺。
如今中老年人大多數(shù)還記得鄉(xiāng)下的茅草屋,不少人雖然現(xiàn)在變成了城里人,但大多數(shù)是從那兒走出來的。草屋是用泥土打成的土墻,因上面蓋的是茅草,有韌性,經(jīng)日曬雨淋不易腐爛,卻能較好地粘合起來,夏天隔熱,冬天保暖。屋周圍除了菜地,還有竹園和各種各樣的水果樹,如梨子、李子,柚子、桔子、枇杷樹等等,讓人一年四季就不愁沒有水果吃,到了夏天樹下就成了人們納涼的地方,天然氧吧。
不過到了我們這一代就住上了瓦房,表面上只是屋頂上蓋的茅草換成了青瓦,但這一換防暑效果更好。前幾天,遇到一位退休的張兄,他告訴我,去年他把鄉(xiāng)下的老瓦屋進行了修整,夏天比用空調(diào)還舒服,想吃什么自己弄,差什么菜就到田園里摘,想吃魚就到河里釣,野菜可到山上采,做不了還可以請老鄉(xiāng)幫忙,讓兒孫們體會了從播種到收獲的艱辛和快樂。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在小城旁邊做了一棟小房子,雖然比鄉(xiāng)下的洋氣,但防暑的功能比老屋差遠了,每到夏天父母又會念起鄉(xiāng)下才有的清涼。
如今鄉(xiāng)村土屋又在升華中,讓長期居住在鬧市區(qū)的人們,重新回到鄉(xiāng)村田野,遠離塵世的紛擾,那山水美景,小鳥的鳴叫,野花淡淡的幽香,讓人的心靈變得純凈和自由,也讓寧靜的山村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