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記憶的畫卷(散文)
在我的記憶深處,有一幅畫卷。對我來說,那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那幅畫卷已在我的記憶深處珍藏了三十年。
三十年來,那幅畫卷時時在我眼前浮現(xiàn),它激勵著我,在知識的海洋里不斷探索。它鞭策著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進取,不斷完善我的人生。
三十年,說長不長,它是我們漫漫人生路的一個短暫的旅程。三十年,說短不短,它大約是一位長壽老人走過的三分之一的路程。
三十年,在我們的人生路上會發(fā)生多少故事?三十年,會留給我們多少或美好或憂傷的記憶?
在我們的人生長河中,有很多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淡漠甚至消逝。然而,對我,那幅畫卷卻留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永遠抹之不去。
很遺憾,我不是藝術(shù)精湛的畫家。
如果我是畫家,我一定用神奇的畫筆把留在我內(nèi)心深處的那幅畫卷涂抹的更加絢麗。
我只是一個文字愛好者,我只好用手指輕輕地擊打鍵盤,讓文字在指尖緩緩地流淌,流淌出我心靈深處的那幅畫卷。
當(dāng)然,文字的描述遠遠比不過畫筆涂抹的生動,但在我心里那卻是一幅最美麗最生動的的畫卷。
?我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從我的文字描述中讀出縈繞在我心頭三十年來揮之不去的那幅畫卷的生動與美麗。
那是一個生機盎然的春天,抑或是碩果累累的秋天。那是一個鳥語花香的清晨,抑或是靜謐清雅的黃昏。因為年久,具體的時間確實在我的記憶里模糊了。然而,那人,那物,那情景,卻似一幅畫卷清晰的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那是我中學(xué)時代用眼睛拍下的一個鏡頭,一個短短的鏡頭。????????
記得那天課后,我路過老師的家門口。(那時老師的家是用教室改裝的,距我們的教室只有幾步之遙。)遠遠的,聽見一陣?yán)衫实淖x書聲。我不由得放慢了腳步。通過半掩的那扇門,我看見我的老師端端正正的坐在一把辦公椅子上,手里捧著一本書,聚精會神地放聲讀著。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細細聆聽。仿佛是一篇古文,有之乎者也的句子。老師讀的津津有味。讀到盡興處,我看見老師有時眉頭緊鎖,有時眉頭舒展。有時抬頭微笑,有時低頭沉思。我知道,我的老師已深深的陷進了那篇文言文章,已深深的陷進了那個故事。
?我還注意到老師教室改裝的家里有一個講臺,講臺上有一個紅色的水桶,水桶里裝滿了清澈的水。講臺上方有一塊大大的黑板,黑板上用白色的粉筆字洋洋灑灑的寫下了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我是一個文學(xué)愛好者,尤其熱愛古詩詞。這首《春江花月夜》讓我的眼睛亮了。我不由得站在門口默默讀著: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聲。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中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讀到此處,仿佛在我的眼前展開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一江聲勢浩蕩的春水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明亮的月光照耀著一江春水,波浪閃耀千萬里,曲曲折折的江水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著,月色如霜。汀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
?在那個月色如霜的夜里,在那個聲勢浩蕩的江水邊,在那個花草叢生的春日里,在我幻想的那個美妙的意境里我的老師正陶醉在書卷里。此情此景,讓我流連忘返,我不由得也陶醉其中了。
老師那個簡陋的小屋里沒有豪華的家具,有的只是一排氣勢恢宏的書架,書架上擺滿了書籍。我的老師就那樣專注于浩瀚的書海里。
老師這簡陋的小屋,老師在這小屋里讀書的情景讓我不由得想起了劉禹錫《陋室銘》里的片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這不是我所向往的嗎?這不是我一生的追求嗎?那一刻,我的人生坐標(biāo)在我心里清晰了,我學(xué)習(xí)的楷模在我心里扎根了。我感覺我的老師——他比山還要高,他比海還要深,他比天空還要廣闊。
我的老師讀書那么的專心,那么的投入以致于我把那首《春江花月夜》的前幾句背熟了,老師還沒發(fā)現(xiàn)站在門口的我。老師竟沒有注意到有一個癡迷的女孩把他讀書的情景,把那首《春江花月夜》,把那副美麗的畫卷描摹在了心里。
三十年之后,我有幸遇見了我的老師,有幸讀到了老師的文章?;叵肜蠋煯?dāng)年讀書的情景,我終于明白老師為何寫文言文章總是那么信手拈來了。這深厚的功底豈止是一天兩天造就的呢?
三十年前,我的確陶醉在了那幅畫卷里,我不知道我是怎樣離開的。我只知道,從此我便愛上了那首《春江花月夜》,從此我更愛讀書了,從此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顆文學(xué)夢的種子,更堅定了我勇攀文學(xué)之巔,踏入文學(xué)殿堂的信念。
那是我人生路上一個短短的鏡頭,也是留在我記憶里埋藏在我心底的永遠抹之不去的一幅美麗的畫卷。
(謹以此文獻給我敬愛的大弓老師,希望重溫三十年前那些美麗的片段。)
散文中對教師家中的描寫(這很關(guān)鍵,也是家的教室,二者合一,別有意蘊,可以加深我們對教師熱愛和執(zhí)念于教育事業(yè)的理解)很具象,一位熱愛教育,博覽群書,以苦為樂,矢志不渝,心美如畫的教師形象躍然而出,栩栩如生。教師其實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扮演一個文化傳承的角色,所以,散文最終落筆在這個維度上(我由此埋下了文學(xué)的夢想種子)。這是教育的力量,更是文化的力量。散文由具象到抽象,從描寫到抒情,始終充滿情感。
倘若能在一些教室、教師的敘述和描寫上捕捉到一些細節(jié)性的東西,可能更會突出主題,當(dāng)然也會更加感染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