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祭火》里的故鄉(xiāng)情結(隨筆) ——孫佑人小說讀后感
故鄉(xiāng)是我們的生源地,它像母親哺育小鳥一樣精心哺育我們長大,待羽翼豐滿之后又將我們無私放飛,去廣闊天際里翱翔,讓其成就自己彩色的夢想。
外面的世界很繽紛,我們沉溺其中常忘了回家的路。但當我們在外受到委屈深感困惑時,回頭才發(fā)現真正能夠包容,解開我們心結并給予我們力量的卻只有——故鄉(xiāng)。
“正是在這樣的不見來日的心態(tài)下,我連續(xù)欣賞著好幾年的社火這種活動,我開始意識到這一群人面對生活生命的一種態(tài)度……我感到我被他們所感動?!币环N來自故鄉(xiāng)的巨大精神動力,驅使一部稱之為《祭火》的小說醞釀而生。
《祭火》終于面世了!當文友孫佑人告知我這一消息時,和他一樣,我的心里異常欣喜。我知道,《祭火》從醞釀到寫作再到出版,歷經了十月懷胎般的艱難過程,終于迎來了今日的一朝分娩。個中滋味,我想每位做過母親的人都深有體會。無論這個“孩子”將來在世上的命運如何,對于生產它的母親,都將是有意義的。何況,“他”還是一位青澀的九零后母親。單勇氣就令人十分欽佩了。
我是帶著虔誠之心讀《祭火》的。讀著讀著,似乎聞到了《白鹿原》的味道。那語言,那腔調,那氛圍是那么的相似,那么的熟悉。好似一位老者在不急不緩地講述著經年的故事。
《祭火》是一部以家鄉(xiāng)渭北高原民俗——“社火”為線索,以蒲城焦鎮(zhèn)為背景而書寫的,描寫秦人秦韻、民間民俗、百味人生的中篇小說。小說里處處散發(fā)著原汁原味的家鄉(xiāng)味道,讀來感覺十分親切。特別是那一聲聲地地道道的鄉(xiāng)音浸潤:“好我的叔里……等方言口語”,仿佛自己已然置身于那個曾經熟悉的場景,正在感受著故鄉(xiāng)那濃濃的蜜意。
家鄉(xiāng)是我們的成長地,長大后的人們或迫于生活或因長久居住在此而心生厭倦,大都會產生離開家鄉(xiāng)去遨游遠方的愿望,多年以后,當你再次重新回到家鄉(xiāng)的時候,你一定會萬分感慨,感念那曾經流逝的歲月,感念那抔被黃土滋潤過的靈魂,感念那世世代代生活在那片黃土地上的人們,感念那家鄉(xiāng)傳統(tǒng)民俗給予我們的精神給養(yǎng)。讓我們在現實的平淡生活中悟百味人生。
作者用實事求是的眼光審視著他身邊的各色人群,用文學的載體賦予他們生命,讓他們以飽滿、鮮明的個性漸次出場。因為真實,所以他們性格上的瑕疵比比皆是,也正因如此,才凸顯出完美中的缺憾美這一人生定律!同時他又以自己理想的生活愿望塑造著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賦予作品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以一個新青年的思維,勾畫出一群活潑、有思想、有擔當、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追求的青年大學生形象。表達了他們新一代的愛情觀、婚姻觀、價值觀。焦曉萍與秦少恒、呂文濤和劉佩妮兩對人的愛情故事,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愛情的憧憬與渴望。
文中的秦富民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干部活化石。他老道、虛偽,看似親民尊老,很有干部擔當,實則都是表象。他真正在乎的是自己的領導位子和政治前途。他只所以愿意執(zhí)行一些國家的利民政策及好的建議:比如發(fā)放救濟物與采納其子秦少恒的清理垃圾等建議,都是在為自己樹立群眾威信而非真正為民的意愿;他借用呂東明之手暗中動用非法排他行為,以達到秦鎮(zhèn)村在耍社火中一枝獨秀的目的??芍^良心用苦!在籌備社火過程中,秦富民精心謀劃,合理安排各個場面,主張老退新上,以新青年為主力,準備上演一場空前絕后的社火盛況時,終因人心不穩(wěn),而導致耍社火時秩序失控。他看到場面危急,不是想辦法如何控制,而是開溜去和人喝酒了。狐貍終歸是要露出尾巴的!到此時,秦富民虛偽的面紗才得以完全揭開。作者雖然在外工作,但對家鄉(xiāng)的民風民情如此了解,可見他與故鄉(xiāng)是親近的,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陌生而沒有感情。就像作者在后記中所寫:“也有老家里的人們,他們讓我寫,讓我去塑造?!都阑稹防镄涡紊娜宋锟傆兴麄兊挠白?。”
還有呂東明這個人物形象也很真實。他在文中雖是一個小卒角色,但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沒有他們這些跑腿賣命的,縱然他秦富民有三頭六臂,也難成其事。
焦改革的身上雖然具有許多美好的因素,但最終仍沒能抵御世俗世風的侵蝕,淪為隨波逐流的泛泛之本了。
文中的社火傳承人——秦辛巳老藝人,他的身上就閃耀著秦人特色的光芒。他一生熱愛社火事業(yè),盡管已近暮年,仍割舍不了深入骨髓的社火情結。他始終保持著聽秦腔和回憶社火的生命習慣,這不僅僅是一種感官上的享受,更是一種生命的需要。他恪守著安寧真情的人生信條,有著藝術大家自信儒雅的風范。他的腦海中時常會涌動出芯子、高蹺,懸乎、細膩、粗狂的畫面,耳畔同時響動起,豪放的鑼鼓家伙聲音和細膩婉轉的小腰鼓清脆的樂曲,心里常常會不由得激情熱血起來。他畢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社火藝術能經自己得到傳承。然而,當他終于聽到“今年”舞動的社火背后的某些不能見天日的勾當時,忽然感覺,被人們一直視為精神瑰寶的傳統(tǒng)民俗社火的內涵已發(fā)生了質的變化時,支持他心中的精神支柱轟然倒塌。最后絕食而死。
秦辛巳老人死了,秦漢村傳承多年的古老的民藝社團也自然解體。隨之替代的是以現任支書——秦富民為首的新式藝術團正式成立。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以老換新,新舊更替,這是社會發(fā)展之必然趨勢。然而,人心呢?究竟前進了,還是倒退了?
小說結尾很有深意,留白之處卻更能引發(fā)人們去深思!“埋了!”“對,埋了。”埋葬的僅僅是一個社火傳承人嗎?不,埋葬的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失卻的是那美好的初心!
在關中,人們常用耍社火一詞來形容其熱鬧。而社火耍的正是一種除舊迎新的紅火,一種代代相傳時時綿延的文化坐標,一種熔鑄著熱望的精神圣火。在歲月更替,除舊迎新的傳統(tǒng)佳節(jié),人們舞動著社火,演繹著煙火人生,傳遞著人間真情。
《祭火》濃縮了家鄉(xiāng)渭北地區(qū)人民真實的生存狀態(tài)和他們心中的精神向往及美好愿景。作者用《祭火》祭奠著那些消逝的歲月,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父老鄉(xiāng)親,并搜尋著那特殊年代里一切留給作者美的、丑的、善的、惡的、激勵人心的、引人深思的眾多記憶。正如作者在后記中寫到的“我寫著《祭火》也寫著自己的內心?!?br />
《祭火》是孫佑人獻給故鄉(xiāng)的一首贊歌。他用自己新銳的眼光打量著這個多彩而未知的世界,敘寫了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初步認知和對人生的粗淺理解。這也是他初涉文學之路的起點,愿他以此為基石,拾級而上,走得更高更遠!
2020年11月13日
(原創(chuàng)首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