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漠上花開(隨筆)
“我去過祖國很多地方,可我最深愛的還是生我養(yǎng)我的家鄉(xiāng)”,寫下這句話的時候總覺得它是有出處的。有誰不愛自己的母親?有誰不掛念那方植根于彼的熱土?或許這就是“鄉(xiāng)情”相通的原因吧!曾幾何我們堅守著“父母在不遠游”的教條,又不知從何時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四處漂泊。對于每一個在外闖蕩的人,在心中總有那么一塊地方捂了又捂熱了又熱,父母在者稱之為家鄉(xiāng),父母逝去者稱之為故鄉(xiāng)。
思鄉(xiāng)是一種心情,或早或晚,或濃或淡都適宜。寫鄉(xiāng)就不同,因了有圣潔的膜拜在,總讓寫作者產(chǎn)生猶豫。下筆前的躊躇好似嬰孩吃奶時抱著母親急切地找尋卻又一時間不可得的感覺。寫下這些文字,也許是某個夜晚的月光破窗,也許是某個清晨的鳥鳴蛙唱。在這數(shù)十萬人扎堆的城市里,有時候一句“土土”的鄉(xiāng)音就能使人心潮澎湃。
一、有一座城叫三角城
河西走廊西部有一座新興的工業(yè)城市——金昌。公元一九八一年建市,因盛產(chǎn)金屬鎳而聞名故又被稱之為“鎳都”,或許在部分人的偏見里“新城”一定是沒有文化的積淀和傳承,其實不然。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jié)點,金昌境內(nèi)有新石器時代的馬家窯文化、漢明長城文化、晉唐佛教文化、戰(zhàn)國農(nóng)耕文化等歷史久遠的文化積淀。在諸多的歷史文明當中,位于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qū)雙灣鎮(zhèn)三角城村北側(cè)的三角城遺址所屬的沙井文化就是一部巨著一條長河,溯源而上直至西周、春秋時期?!皩θ浅沁z址的研究和深入探索就是對沙井文化內(nèi)涵、河西走廊史前文化以及先秦時期西北少數(shù)民族史的發(fā)掘補充,也許這是揭示早期河西城郭建設(shè)以及北狄、月氏、烏孫、匈奴等西北少數(shù)民族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所未能發(fā)現(xiàn)的秘密的一個突破口?!?br />
正如古人詩中所寫的“天山明月照孤堡”那樣,三角城是孤獨的。每晚第一顆躍上來的星星恰好懸掛在正對著南門入城口的地方,忽明忽暗,猶如一顆充滿好奇和疑惑的眼睛。等滿天的星星都出齊,沉寂了一天的三角城才會長長地舒一口氣活了過來,仿佛是一個剛從睡夢中醒來的人。只剩下斷垣殘墻的城郭自然無須防務(wù),所有的活動都來去自由不會受到約束。最先有響動的是那些生活在城墻根下的蛐蛐,它們總是會在外出覓食之前先到破敗的城墻頂上振翅喊上幾嗓子,貌似在替城主發(fā)聲在宣誓主權(quán)。它們已經(jīng)在城墻根生活了不知道多少輩,只知道這些蛐蛐與這座城的淵源早于目前還在城周圍勞作生活的人們的先民,或許更早更久遠。三角城的孤獨源自于創(chuàng)傷被揭開后再無后續(xù)的慰藉,孤獨源自于無法自我陳述和被冷落。
說到三角城的孤獨不得不提到那個叫安特生的人,是他的考古試掘打破了三角城的平靜,讓一座城在死了數(shù)千年后再遭“掠奪”,那種只帶走文物而對遺址不加以保護的大規(guī)模考古發(fā)掘等同于讓她再死一次。或許在某個寂靜的月夜坐在那僅剩下根基的黃土夯筑的古城墻上你會聽到嘆息聲從西崗、柴灣崗、蛤蟆墩、上土溝……各處傳來,最后匯聚在這呈不規(guī)則三角狀,東北部略微傾斜的城池底部?;⑹陕贡粠ё吡?,將軍的金印被帶走了,只剩下城內(nèi)堆積的文化和遍地灰陶和石棒的碎片留了下來。還有幾處已經(jīng)不能發(fā)煙發(fā)光的灰燼,慘白地好似證人的臉龐。
了解一座古城當時的規(guī)模,墓葬群是最好的人口底冊。西崗、柴灣崗、蛤蟆墩、上土溝雖然有著不同的地名,可在當年這些地方的作用卻是一致的——那就是墓葬之地。三角城遺址及周邊西崗、柴灣崗、蛤蟆墩、上土溝的墓形態(tài)各異,主要以豎穴土坑墓、偏洞墓居多,鮮有雙豎井過洞墓。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些墓中所安葬者有老人青壯有男人有女人也有孩童,可幾乎見不到合葬墓,難道他們不可能是父子、兄弟、夫妻、母子?還是另有隱情?這不合乎人倫理常的埋葬方式,不由使人想探究他們的身份。在眾多的墓葬之中蛤蟆墩墓群是不一樣的存在,當年發(fā)掘此處,出土的銅連珠牌飾、動物飾、管狀飾、綠松石珠以及皮革和紡織品等文物,還有墓穴內(nèi)的殉葬動物頭骨,無一不將此處墓穴的主人身份指向少數(shù)民族。按照史料《中國歷史地名詞典》記載:“武興郡,十六國前涼置,治所在晏然縣。北周廢?!蔽渑d郡轄縣焉支、新障、大城、平狄等在金昌市境內(nèi)。難道這些亡人和被大月氏驅(qū)走的烏孫,和被匈奴擊破的月氏,和入侵昌寧湖的蒙古哈喇慎部均有關(guān)聯(lián)?尸骨猶存,葬人者不知所蹤。所有的迷結(jié)成一個錯綜復(fù)雜的團,誰又是抽絲剝繭找到真相的人?
人的降臨本身是無罪的,可我們卻在不斷地創(chuàng)造罪行。等懲罰來臨,我們又在想盡一切辦法來消除原罪。當年的三次發(fā)掘,包括銅器、鐵器、石器、陶器、卜骨、貝幣、以及毛織品悉數(shù)被裝箱封運。留下那一座座被“洗劫”過的墓穴和森森白骨昭然曝曬于西北強烈的陽光之下,被風(fēng)蝕被氧化。三角城遺址在一段時期內(nèi)是處于無人管護被遺棄的狀態(tài),周邊的村民保護文物古跡的意識也較為淡薄。為耕種車輛借道就能隨意在城墻上開出缺口來,為保持牲畜圈舍干燥就能隨意在崗坡上取土。對三角城遺址,尤其是柴灣崗和上土溝遺址最大的一次人為破壞是在修建那條給村民出行帶來極大方便的貫村公路。裝載機重型卡車轟鳴了數(shù)月,路倒是修通了,可半個柴灣崗和部分上土溝遺址被深深地壓在那烏黑的柏油之下,留下一個挨著一個的坑口就像是數(shù)百口張著的嘴在無聲吶喊。尸骨風(fēng)化無存遺址被毀,人們用進步和文明野蠻地犯下了無法彌補的罪過。
幸好人是最懂得反省的動物。近年來文化旅游的興起逐步激發(fā)了人們對歷史發(fā)掘和對文物古跡保護的熱情。沒有人去追究“邊城何蕭條”,改過是犯錯者刻不容緩的救贖。2011年,三角城村籌集資金建起了甘肅省第一家由村委會創(chuàng)建的文物遺址展覽館——三角城遺址展覽館,因當年發(fā)掘的包括虎噬鹿在內(nèi)的大量文物仍存于甘肅省文物研究所,在村委號召下當?shù)卮迕駸o償捐獻了石器、陶器、青銅器、玉器等文物近200件。后政府改造利用原尚家溝小學(xué)舊址修建了金川區(qū)博物館,幾經(jīng)交涉省文物研究院交還文物一批。文旅部門動用人力將三角城遺址包括附屬的西崗、柴灣崗、蛤蟆墩、上土溝墓葬群進行了圍擋隔離,形成了約430萬平方米的保護區(qū),并派專人進行看護。雖然下一步的搶救和保護方案還在醞釀當中,起碼終止了人類繼續(xù)對其造成破壞的行動。
一輪紅日從西山坡上滾下去,倒像是將一塊巨石投入墨海。黑色從西邊蒸騰而起,先是把泛著紅光的云彩洇染成淡淡的墨色,之后持續(xù)地在整個天空漫延開來。天逐漸暗了下來,歸巢的鳥疾如箭簇朝著輪廓模糊的林地或是莊舍投射而去。每一只鳥嘴里都含著一塊黑布,天空被黑布遮掩便沒有了飛翔的鳥兒。炊煙伏在房頭上召喚在田間耕作的人們回家,軟踏踏的樣子比勞累了一天的農(nóng)夫還要顯得乏力。等最后一只羊羔找到母親的乳頭,喧囂就徹底平靜了下來,隱退在暮色之中。距城最近的居民點也有一公里遠,除了夜晚給麥田澆水的人頂著頭燈偶爾會活動之外,再不會有人類來打擾月夜里活過來的三角城。
將來是個未知數(shù),作為三角城的子民,我為三角城自生自滅的處境擔(dān)憂、為一段歷史不能蓋棺定論著急、也為沒有一個三角城人潛下心來研究三角城而羞愧。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是艱難而漫長的過程,但愿回憶的鞭子能夠使人覺醒。
轉(zhuǎn)眼已是滄桑,那座叫三角城的古城只要耐心地等待,春天總會來。
二、村莊的西邊是戈壁
三角城是大西北河西走廊的一個自然村,村莊很小,小到晚飯時分這家的炊煙可以搭在那家的房頭上,小到張家的大人教訓(xùn)孩子的說辭可以翻過院墻順道震懾了李家的孩子,小到每流失一口人就會在莊子上形成一塊大大的空白。這小小的村莊卻置身于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包圍當中。
戈壁是沙漠和村莊之間的分割帶。也許只有戈壁一望無垠的大才能配得上那藍的透明的天空,所以戈壁大的有些空曠。就連那乘著狂風(fēng)飛翔的沙粒飛累了,都會在這兒歇下腳等候另一場風(fēng)起。有些沙子就像是個偷懶的孩子,落下來就不愿離開了。任憑風(fēng)如何催促都不啟程,只是躲在溝岸下、石頭間、草窠里。越來越多的沙和稀薄的塵融為一體便成了可以長出植物來的土。有了植物就能招來動物,常見的體型小一點的有倒撅著屁股挖沙的甲殼蟲、身手敏捷的壁虎和地龍、尖嘴細尾的食蛇鳥,體型大一點的有戒心很重的沙鼠、善于偽裝的野兔、一騎絕塵的黃羊。隨著人類生產(chǎn)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戈壁上的植物還承擔(dān)著人類以散養(yǎng)方式寄托在大漠里的羊群和駝隊。
戈壁的風(fēng)景四時不同,春的凌冽、夏的酷熱、秋的生機、冬的蕭瑟,像是一首交叉遞進的歌,還像是一幅層次分明的畫。由于需求的區(qū)別,每個季節(jié)去戈壁的人動機也有所不同。有人奔著吹風(fēng)看景而去、有人奔著瑪瑙和“沙漠玫瑰”而去、有人奔著鎖陽沙棘果這些山貨而去、有人奔著打破自身禁錮而去。其實在前往叨擾的人中,盲目者居多。真正懂得戈壁的人,每個季節(jié)每一次進入所選擇的時機都非常的“巧”,而不是一哄而起的蜂擁而至。真正懂得戈壁的人就是祖輩生活在邊緣上的那些村民以及他們的后裔,浩瀚的沙漠和遼闊的戈壁曾經(jīng)是他們先民們抵御外侵的天然屏障,也是在艱難歲月里濟生度命的天然糧倉。他們能感受戈壁的心跳脈搏,他們也熟悉戈壁的性格脾性。
雖然從十一歲就被送進了城,可是我恰好就是戈壁邊緣三角城村的后生,恰好有一位十五歲就在那茫茫大漠中討生活的父親,恰好那父親雖年逾七旬卻偏愛運動且健步如飛。多年的言傳身教,讓我相對地了解戈壁更加透徹一些。在合適的時機一旦進入戈壁我就像是一尾重歸大海的魚,游刃有余。
隨著年齡的增長,到戈壁里去非要得到些什么的心境已經(jīng)很淡了。再者,現(xiàn)在的生活很好,基本上從解決生存問題轉(zhuǎn)向如何享受生活,到那兒去無非是按照節(jié)令,在谷雨前掏摸幾穗鎖陽讓父母炸一頓油餅解饞,在立夏后?幾把沙蔥讓父母下飯,在重陽時捋幾簸籮沙棘果讓父母熬茶。冬天我是極少去那里的,除非父親想用三九天的鎖陽泡一壺老酒,除非是他確實貓冬到閑極無聊,父子倆才會不顧母親的責(zé)罵任性一回。
戈壁的春天復(fù)蘇過程總是很慢很長。先得幾場呼呼有聲的春風(fēng)呼喚,再有幾場春雨的滋潤,沙蔥、羊胡子這些外形纖弱的草才能探出頭泛出綠來,至于堿蓬、白刺、紅柳、芨芨這些還要等上一陣。每年的春天,戈壁大漠就像是在經(jīng)受一場煉獄,隨處可見胎死腹中的生命和因為悲傷而嘶鳴的母親。整個冬天靠嚼食堿柴和刺蓬度日如年,食草動物們早已將體內(nèi)的營養(yǎng)消耗殆盡。駝峰倒塌成空空的皮囊歪歪斜斜地掛在背脊上,羊群骨肉如柴好像細長的脖頸都無法承受末端的腦袋,熬到能吃上一口春天的沙蔥羊胡子才能得以活命,沙蔥、羊胡子是駱駝和羊群的救命草,也是戈壁恢復(fù)生機的晴雨表。要等到時過立夏,大漠戈壁才算是真正地活了過來。
在所有適宜進入大漠戈壁的季節(jié)里我偏愛夏天,夏天是戈壁最富有生氣的季節(jié)。所有的植被都綠了,所有的花都開了,所有的動物都淹沒在了過于旺盛的精力之中。在所有的花中最先開放的是馬蓮,它是戈壁上最會藏水的植物之一,一旦怒放便會蔓延成花海。馬蓮開過后,藍刺頭、刺旋花、貓頭刺、蝎虎蹄瓣這些花也相繼開放了。粉的如嬰面、紅的似火焰。此時在戈壁上像駱駝那樣游蕩的人一定別忘了采上一把沙蔥花,用胡麻油熗后拌上一碗西北特有的拉條子那就是無與倫比的美味。沙棘、堿柴、紅柳這些木本植物變得茂盛,它們也會開花。它們的花都比較小,細細碎碎隱藏在葉子中間,就像是被精心呵護的孩子。夏天的鎖陽和蓯蓉頂出土很久了,大多的人只關(guān)心它們?nèi)赓|(zhì)的莖卻很少有人觀察它們裝滿孢子的花。沙漠里的植物大多植株矮小且花多帶刺,花期也很短,這與嚴酷的生活環(huán)境不無關(guān)系,防御是動物的本能也是植物的本能。戈壁上的生機收縮的很快,剛進秋天草葉就開始枯黃,等采過了那飽滿圓潤入口生津的“酸胖”,戈壁慢慢地變得蕭條起來。初冬,風(fēng)變得凜冽的時候,戈壁就進入了漫長而肅殺的休眠期。
村莊西邊的戈壁有著寬闊的甘于奉獻的胸懷,她也是一位被所哺育的孩子深深傷害著的母親。早些年人們的生態(tài)環(huán)保還是欠缺,過度放牧造成了草場的超量承載,“斷根式”的挖掘造成了植被破壞無法繁衍,最終帶來的結(jié)果就是急速的沙漠化。只要起風(fēng)就會有沙塵,鋪天蓋地的沙塵暴撲向周邊的村莊,也撲向遠處的城市,是災(zāi)害也是警告。疼痛是最好的警醒藥,痛過之后當?shù)卣杆俨扇×恕胺馍浇痢薄叭斯ぴ鼍G”等措施,使得戈壁獲得了休養(yǎng)生息的機會。對于這些措施,懂得戈壁重要性的周邊村民是支持的,他們積極地處置了也許是祖上留下來的最為珍貴的羊群和駝群,另辟副業(yè)。倒是那些城市人,受鎖陽和沙棘果各種藥用功效的蠱惑,常常結(jié)伙潛入戈壁腹地進行破壞性的采挖,屢禁不止。常有人戲謔此類現(xiàn)象,說是保護戈壁和草原當防兩物,一是蝗蟲二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