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楓】遺憾:兒子未能幸遇“網絡媽媽”(散文)
最早知道劉煥榮的事跡得益于《江西廣播電視報》2004年第12期刊登的由該報證者鄧康、白雪合寫的通訊《網絡媽媽的真情故事》,其次新版第16期那則小小的節(jié)目預告:2004年4月23日那個春末夏初那個讓人溫馨的夜晚,從戈陽縣社會福利廠微笑走來的“網絡媽媽”劉煥榮做客今視網直播室與網友親切聊天……近日拜讀《網絡媽媽》一書其感受更深遠……促使我夜不安寢,食不甘味,頗有一股奮筆疾書的沖動。此時此刻我最想說的一句話是:沉迷或陷入網絡虛擬世界而又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能遇上熱心腸的“網絡媽媽”劉煥榮是你的榮幸。譬如:江蘇連云港市網名叫“一生有你”的高二學生陸陸。我兒的行為經歷與陸陸頗相似,卻未能享受這份榮幸,且為之——遺憾!
這是發(fā)生在我們家中的真實事情:兒子生性頑劣,用桀驁不馴形容恰如其分。其優(yōu)點是,語言表達能力強,反應敏捷,一張利嘴能言善辯。我曾在一篇《父母的期望》的短文中寫道:“陽洋,你腦子好使,干什么事情都有’鬼點子”,反應較快,能言善辯,這很難說是你的優(yōu)點,關鍵是要看用到什么地方……每次都說下次一定考好,而屢屢食言,讓父母失望。希望你能改掉玩游戲機的壞毛病,做一個讓父母放心的好孩子?!眱鹤?歲那年,曾有人戲言,說這小子長大說相聲或者是當律師準是塊好料,其言外之意:這小子吃嘴皮子飯準行。
豈料,盡管他媽媽是教書匠(小學老師)放在身邊吃“小灶”,終究是:歪木難成材。從初中到高中,主課語、數、英考試從沒有上過80分的記錄,而考卷總分是150分,你說氣人不氣人?!僅中學階段就從一中讀到二中,又從二中讀到三中。幸好,我們小縣城沒有七中八中的,否則,一路讀下去,豈不胡子都會讀白。
原來,兒子的興趣愛好不在讀書上。究其因,兒子從小癡迷于玩電子游戲,讀小學時他用一塊“銅板”(向游戲廳老板購買的,如一塊硬幣大,用于開機的專用碼子)能過關斬將玩上半天功夫,以致游戲廳老板都不歡迎他。上中學了,他玩游戲的檔次也隨著提升——近入了電腦網絡時代。什么“帝國”、“紅警”、“星際”、“爵士兔”、“生化危機”、“傳奇系列”等游戲均玩得轉,且得心應手,幾乎到了爐火純青的技藝。說白了,他能夠在在網吧里靠當玩游戲的教練來賺取自己玩游戲的“銀子”且享受管吃管喝的師傅待遇,網友們用倆字夸贊他——神了!
縣城內有多少家網吧兒子也許不是很清楚,最清楚的莫過于他的老爸老媽。兒子時常尋找機會狡兔似的混跡網吧,尤其是在上、下晚自習階段,我們只要哪天沒有時間去送、接他,那你就只有乖乖去網吧尋的份,否則他會在網吧玩通宵。初高中六年中,無數個嚴寒酷暑,無數個不眠之夜,我們夫妻倆忍氣受罪奔走在縣城的大街小巷,或城南城北……記得我們小小縣城那時大概只有十七八家網吧,我們就一個個網吧過篩排查,尤如公安人員抓“嫌犯”。兒子也精的很,他從不固定在一個網吧玩,東溜西竄與父母玩游擊戰(zhàn)術,害的我們捉迷藏般滿街轉悠,鞋子不知跑爛幾多雙,而他卻像玩《地道戰(zhàn)>>打一槍換個地方,常常我們剛走他就進來了,成了漏網之“魚”,一玩一通宵是常有的事,豈奈他何。
也許有人會說,這都是你們做父母自己慣壞的,只要在經濟上實行制裁,他不就玩不成了嗎?說者輕松做者難?。∫患矣幸患业目嘀?。我只能妥協的說,你家幸運沒出這類“貨”。如果能在經濟上控制住孩子,那么天下的網吧游戲廳豈不是都得關門,還用得著下紅頭文件,還用得著報刊,電視廣播等媒體屢屢來呼吁?又有哪位父母愿花錢買煩惱,讓子女去玩游戲陷入虛擬網絡的深淵?屢禁不止的原因絕非父母的經濟制裁就能解決那么簡單。如果讀了我數年前寫的《游戲機風波》(參見《新余日報》1998年5月9日仙女湖文學副刊版)一文就會釋然,就會體諒一個沉迷于玩網絡游戲父母的苦衷??v觀所有沉迷于上網玩游戲而陷入虛擬世界的未成年人,他們總能尋找到各種理由或借口去規(guī)避父母的監(jiān)管,擺脫父母的約束,做父母的防不勝防,只有望“網”興嘆,無可奈何。
禁止未成年人進入暴力、色情、黑色網絡,沉迷于電子游戲廳,這是一項復雜的教科管理及綜合治理的宏大工程,需要全社會都來關注關心,參與引導,共同來建立網絡虛擬世界的安全防控體系。這也是劉煥榮及《網絡媽媽》一書的成功之處??蓱z天下父母心,誰不期望兒女們走正道,好好讀書考研讀博呢?
不幸之中萬幸!兒子陷入的只是一般正版發(fā)行的網絡游戲,慶幸兒子在2003年的“黑色六月”以308分的“政績”去了本省的一所大學,學的正是他所鐘情愛好的軟件程序設計專業(yè),立志專攻動漫制作。兒子如果在讀初中時能幸遇“網絡媽媽”的話,兒子定能考上重點大學。真的,不是我們吹牛——我們有理由兒子的腦袋瓜不笨。我們寫此文此時此刻的心情涌現出二個字:遺憾!為了更多的人不遺憾,我們把自己的這份遺憾“解剖”奉獻給讀者,希望他們能從中受到些許哪怕一點點啟迪,亦為《網絡媽媽》的宣傳推波助瀾,搖旗吶喊,我心足矣!
原載《江西廣播電視報》2004年11月總第44期,此文2005年1月21日榮獲江西省委宣傳部、省教工委、省廣電局、江西日報社等七家單位聯合征文一等獎(見證書)。
說明:這是我十多年前寫的一篇舊稿,對于現在的未成年人沉迷玩手機(游戲)有同工異曲之處,此文或許也有一些啟迪,所以,我斗膽發(fā)給貴網站,不知能否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