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德不孤,必有鄰(隨筆)
《論語?里仁》講:“德不孤,必有鄰?!?br />
何晏《論語集解》:“方以類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鄰,是以不孤?!?br />
朱熹《四書集注》:“鄰,猶親也。德不孤立,必以類應(yīng)。故有德者,必有其類從之,如居之有鄰也?!?br />
圣賢的話言之鑿鑿,然而“言之灼灼,奈何弦殤”!在歷史的長河中,被公認(rèn)為有德的人,大多竟是孤立無援的!孔子飄零六國,老子逍遙遁隱,莊子潦倒一生,屈原郁憤而死,岳飛蒙冤遭刑……幾乎每一個名垂青史的英雄在繁雜的世俗之爭中面對的都是孤獨。不僅僅在華夏大地如此,西方智者蘇格拉底亦遭此劫。
余秋雨寫過一篇《蘇東坡突圍》的文章,似乎說出人們的一些難言之隱,余先生寫道:
“他從監(jiān)獄里走來,他帶著一個極小的官職,實際上以一個流放罪犯的身份走來,他帶著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渾身臟水走來,他滿心僥幸又滿心絕望地走來。他被人押著,遠離自己的家眷。他很疲倦,他很狼狽,出汴梁、過河南、渡淮河、進湖北、抵黃州,蕭條的黃州沒有給他預(yù)備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廟中住下。他擦一把臉,喘一口氣,四周一片靜寂,連一個朋友也沒有,他閉上眼睛搖了搖頭?!?br />
“一群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硬說蘇東坡在很多詩中流露了對政府的不滿和不敬,方法是對他詩中的詞句和意象作上綱上線的推斷和詮釋,搞了半天連神宗皇帝也不太相信,在將信將疑之間幾乎不得已地判了蘇東坡的罪?!?br />
“1079年7月28日,朝廷派人到湖州的州衙來逮捕蘇東坡,差官便叫兩個差人用繩子捆扎了蘇東坡,像驅(qū)趕雞犬一樣上路了。家人趕來,號啕大哭,湖州城的市民也在路邊流淚。小人牽著大師,大師牽著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國文化史,有很長時間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擠眉弄眼的小人?!?br />
余先生敘述這些史實時難免心潮澎湃起來,義憤填膺之辭勃然而出:“請允許我在這里把筆停一下。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會在這里顫栗。中國幾千年間有幾個像蘇東坡那樣可愛、高貴而有魅力的人呢?但可愛、高貴、魅力之類往往既構(gòu)不成社會號召力也構(gòu)不成自我衛(wèi)護力,真正厲害的是邪惡、低賤、粗暴,它們幾乎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無敵?,F(xiàn)在,蘇東坡被它們抓在手里搓捏著,越是可愛、高貴、有魅力,搓捏得越起勁。溫和柔雅如林間清風(fēng)、深谷白云的大文豪面對這徹底陌生的語言系統(tǒng)和行為系統(tǒng),不可能作任何像樣的辯駁,他一定變得非常笨拙,無法調(diào)動起碼的言語,無法完成簡單的邏輯。他在牢房里的應(yīng)對,絕對比不過一個普通的盜賊!”
孔子講“德不孤,必有鄰”時,大概不會預(yù)料到后世之徒子徒孫竟然如此荒唐吧!也或許孔子在講“德不孤,必有鄰”時,和蘇東坡的遭遇相同,流落在江湖之偏,內(nèi)心的堅強和不屈化作這句名言,以抵擋流俗的敵視和壓迫吧!“德不孤,必有鄰”不是寫實,而是一個宣言,一個理想,一個孤獨的堅持!
“德不孤,必有鄰”的核心是“德”,這個“德”是何物呢?難道歷史中慘遭壓迫和孤立德英雄們周圍都是無德之人?一定不是這樣!儒家傳統(tǒng)雖然以德為本,對“德”總是信誓旦旦地予以宣揚、維護和堅持,卻又總是模糊或隱藏“德”的明確涵義。像“知德者鮮矣?!薄暗抡撸靡??!薄巴獾糜谌?,內(nèi)得于己?!钡鹊冗@些論述,總是給人一種神秘莫測之感和一種威壓之力。“德”或許只是人的一種心靈意識,夾雜著群體的共性,又夾雜著個體的特性。與“德”相對的概念是“道”,“道”是群體生存必須遵循的規(guī)則,這個規(guī)則有自然環(huán)境的成分,也有人的心靈意識即“德”的成分。當(dāng)?shù)潞偷榔胶鈺r,人是自由發(fā)展的,當(dāng)兩者失衡時,人則陷于困境。德和道失衡,往往是因為人的德打破了道,而不是道束縛了德。
莊子在其《人間世》中講得非常清晰:“且德厚信矼,未達人氣;名聞不爭,未達人心。而強以仁義繩墨之言術(shù)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惡有其美也,命之曰菑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為人菑夫!且茍為悅賢而惡不肖,惡用而求有以異?若唯無詔,王公必將乘人而斗其捷。而目將熒之,而色將平之,口將營之,容將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順始無窮,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且昔者桀殺關(guān)龍逢,紂殺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傴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擠之。是好名者也。昔者堯攻叢枝、胥敖,禹攻有扈,國為墟厲,身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實無已,是皆求名實者也。而獨不聞之乎?名實者,圣人之所不能勝也,而況若乎?”
人們追逐名利而相殘害,名利看似外在,其實不外是內(nèi)心心靈意識的“德”的擴張罷了,以心靈意識為基礎(chǔ)的“德”,能夠到給人類群體什么呢?如果沒有“道”的約束,如果越“道”而生,那么所生的只是一個個體的心靈意識,所生的只是一個個體的生命和愿望。這樣的一個個體,宇宙的生命史上,曾出現(xiàn)過么?
“德不孤,必有鄰”,或許我們能夠這樣理解:生命的能量有小有大,能量大的生命心靈意識亦大,“德”亦大,這樣的“大德”不能也不會憑借自己的能量消滅弱小的能量,必要有鄰,必要容的異生。這便是一種其樂融融的和平世界。如果拘囿于自私的心靈意識,非要憑借能量的大小拓展到別人的生命境界里,那么郁郁寡歡、忿忿不平的能量將會充滿整個世界,擴張者或許能夠使自己的“德”拓展整個世界,但只是一個毫無生機的世界,其所謂的“德”,也不過是更強大的貪嗔癡罷了。佛曾經(jīng)里有這樣一個譬喻:“‘譬如轉(zhuǎn)輪圣王,有七寶牢獄,種種莊嚴(yán),張設(shè)床帳,懸諸繒蓋。若有諸小王子得罪于王,輒內(nèi)彼獄中,系以金鎖,供養(yǎng)飯食、衣服、床蓐、華香、妓樂,如轉(zhuǎn)輪王無所乏少。于意云何?此諸王子寧樂彼處不?’對曰:‘不也。但種種方便求諸大力,欲自勉出?!?br />
“一切貪處、忿嗔癡處,皆是虛妄遍計分別增分別,計度增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