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頌】永樂之行(散文)
一、李端棻
在沒有去永樂之前,我確不知李端棻何許人也,算是我的孤陋寡聞吧!但和他頗有淵源的戊戌變法我還是略知一二,讀書時課本上只是記錄了康有為、譚嗣同、梁啟超等人活躍的維新革命,真正的背后推手李端棻卻鮮有介紹。其實百度一下也可以查到所有資料,但我們這次走進永樂的李端棻紀念館,李端棻墓地,身臨其境的感受,穿越至一百多年前……
李端棻紀念館坐落在李端棻學(xué)校里,二層小樓樸素干凈。周圍青山綠樹包圍著,聽朗朗的讀書聲,古韻悠長又靜心祥和。紀念館里李端棻立講臺的半身雕像溫文爾雅卻又不失睿智鋒芒。他在封建王朝時官至禮部尚書,卻敢于破舊立新。特別是教育改革這方面,倡導(dǎo)全國廣辦學(xué)校,積極選拔舉薦人才等等……講解老師聲情并茂的詳盡解說,可以看出他對其傾注太多的情感,還可以捕捉到他言語間的自豪感!李端棻紀念館作為一個愛國教育基地的存在,一個由百年前貴州貴陽山區(qū)走出去的先賢,怎不叫本鄉(xiāng)本土的人驕傲呢!
李端棻一生坎坷,經(jīng)歷了貶官,流放,奔波流離大半生,還好晚年平安回鄉(xiāng),繼續(xù)發(fā)揮余熱,紀念館的資料里稱他為“鄉(xiāng)賢”,這比起“一品大員”更親切,更接地氣。老貴陽有學(xué)生的家長對貴陽一中都不陌生,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李端棻是它的發(fā)起人。還有北京大學(xué),全國人民都知道吧,它的前身“京師大學(xué)堂”的創(chuàng)建李端棻可是立下汗馬功勞。這個教育革新的領(lǐng)軍人物,長眠在永樂鄉(xiāng)的故土里流芳百世。
站在李端棻山丘一般的墓地前,寬大的石碑已然斑駁,但深刻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辯:宣統(tǒng)元年,誥授光祿大夫禮部尚書……等字樣雖然經(jīng)過歲月的風(fēng)霜,時代的變遷,仍然有光芒射出!我雙手合十虔誠拜謝,正是有這些先輩大無畏改革創(chuàng)新的精神,才奠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文化文明。遍山怒放的野花隨風(fēng)搖曳,暗香浮動,陪伴先生千秋萬代!我想,或許先生早已轉(zhuǎn)世重生,在某些領(lǐng)域默默地奉獻著,平凡生活,現(xiàn)世安穩(wěn)。
古云“妻以夫榮”。我們同行的人說李夫人嫁對人,憑借李端棻榮耀,皇家誥封“一品夫人”。姻緣是一回事,互相成就才是重點。想來那李夫人應(yīng)是賢德之人,先生挑燈夜作時,她紅袖添香;流放顛簸時她陪伴左右,一生相隨直至魂歸故里。她躺在離先生墓五十米的地方,共賞彤云漫卷,山花輕舞。
二、桃花塢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去永樂桃花塢的路上,我腦海里跳出這首詩,桃花灼灼,茅草屋下把酒言歡,風(fēng)吹花瓣雨,一地落紅!是詩意,也是惆悵,更是驚艷。只可惜來錯了季節(jié),已是初夏,花期已過,看不到姹紫嫣紅的春天,遺憾中又有許多期盼——來年春天,記得帶著酒來在桃花樹下聽故事。轉(zhuǎn)瞬目下,如核桃大小的小毛桃開始吐露粉紅的韻,像調(diào)皮的紅孩兒見風(fēng)長,等到七月份水潤鮮嫩的仙桃就可就上市了。永樂的艷紅桃是出了名,至今我都還記得去年吃桃的情形,滋味美妙得無法形容,孫悟空偷吃天上的蟠桃大約也不過如此吧。
桃花塢雖然已別過桃花,但還是被一片片花海擁簇:紫的馬鞭草,黃的小雛菊,紅的、粉的、藍的月季,還有那開得招搖放肆的薔薇,星河般姹紫嫣紅的野花……永樂的花海果真名不虛傳。
我們在桃樹下燃起柴火燒雞,小河面清風(fēng)送爽,石板屋里八仙桌侍候,桃花塢里沒有桃花庵,不必拘于佛禮,啃著雞腿喝大碗酒,人生快意如此淋漓盡致!
三、老屋
緬懷歷史名流,飽腹花海,本來以為已經(jīng)領(lǐng)略永樂風(fēng)土大半,沒想到帶我們?nèi)サ耐拾阎仡^戲放在后面。飯畢,我們來到了羊角村,一個普通的自然村寨。一入村頭,幾顆參天古樹便映入視線,幾根比我腰粗的須根牢牢地扎進石縫里,樹干筆直地向上延伸,枝繁葉茂陰庇一方。有兩棵樹原本各自各立直生長,卻不知什么時候在樹梢處緊密相擁,纏綿環(huán)繞,儼然一對恩愛夫妻。古樹下一排用石板砌成的矮墻,看來年代久遠,表面已磨得青光油亮。村里老人們坐在上面好奇地打量我們這幫不速之客。
前村還是比較敞亮,家家二層小洋樓,狗不理,貓撒歡,卻難得見有人在家。偶有老人聽見我們的腳步聲,探出頭來目送我們一段,又回屋忙活手中的事情。越深入村中越鮮見人跡,村后都是破敗的老房子,東倒西歪,已經(jīng)沒有人住了。
老房子都是用石板和木頭搭建,說它破敗還是好的,有些只剩半堵墻,或者兩根立柱一根椽梁,顯示它曾是高大整齊房子。當(dāng)瓦蓋的石板顫顫巍巍地伏在屋頂?shù)男嗄旧?,一個不小心就要飄下來。我們也是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屋檐底下,生怕那塊長了眼的石片或木頭給我們記憶深刻的一擊。
村中的小路全部用石板重新鋪設(shè)過,整齊而干凈,顯然是專為游人準備。一座村落半壁凋零,這殘墻斷壁在畫家眼里是殘缺之美,文人詩里的鄉(xiāng)愁,卻是多少村人回不去的故鄉(xiāng)。該有多少個午夜夢回,炊煙裊裊,母親喚兒聲,村婦田漢收工趕牛歸來的場景,是誰的童年,誰的愛情?荒涼廢墟里?
許多小院草木深深,入侵到屋里角落,仿佛他們才是這里的主人。野花也毫不示弱,肆意地和野草爭奪地盤,院內(nèi),墻上,屋頂……,只要一點點土,它們就快活地享受陽光雨露。有些院子里還有果樹,不知是野生還是從前種下的,長得蓬勃茂盛,該開花就繁茂,該結(jié)果就豐碩。像石榴花,紅艷艷的一樹,為它那滿罐的石榴子做好準備。更有甚者,一家石板屋的大門口長了一樹說不出名堂來的似桃似蘋果的果實,我們研究了半天,冒著中毒的危險斗膽品嘗,最后得出結(jié)論:杏子也,嗯,原滋原味。還有些生澀的果實被我們這幫所謂文人風(fēng)卷殘云,饕餮終結(jié)。枇杷也多,東兩棵西三棵,我們都一一嘗試,讓它們的價值有所體現(xiàn)!
順著石板路蜿蜒前行,一座高高地朝門吸引了我。同樣還是破爛不堪,但它門頭上的雕花精巧細致,雖經(jīng)時間洗禮,花鳥魚蟲還盎然生趣,仿佛在敘說往昔時光。迫不及待地拾級而上,果真是大家族院落。里面由五座有單獨堂屋和廂房的石板房圍成凹字型,只是有些屋頂蓋青瓦有些鋪茅草,許是兄弟幾個住一起,有條件上的差別,但能夠砌房挨在一起共用一個院子,我猜想應(yīng)該是團結(jié)友愛的。房子的木格窗花很漂亮,五瓣花像梅花之態(tài),也可以說是桃花,妥妥的復(fù)古樣式,只是好多已經(jīng)脫落,歪歪斜斜地掛在墻上。屋頂大多塌陷,不管是石板房還是茅草房,一樣飄搖風(fēng)雨中。院內(nèi)一些地方的雜草一米多高,走進去幾乎把人淹沒。一只挑水的木桶橫躺院中間,長出大朵大朵野菌。不經(jīng)意間瞥見朝門旁邊的黑棺木,心猛然一緊,嚇得一激靈。漆水還是新的,可能放置時間不長。明明知道不過是幾塊木板而已,但這斷垣殘壁,雜草叢生的環(huán)境一襯托,一幅幅聊齋畫面浮現(xiàn)腦海:那趕考的書生推開“吱呀”作響的老榆木門,一美貌女子迎過來,含情脈脈地問一聲:“公子,你找誰?”于是你儂我儂一夜笙歌,天亮了卻再尋不著佳人,看這滿目滄桑,端的昨夜如夢良宵似幻呀!
出了聊齋院,抬頭見半山腰,一排石板房收拾得干凈利落,木頭柱刷了明亮的淺藍漆,一看就知住有人家。我們一行人很是奇怪,后寨到處荒無人煙,唯獨這戶人家鎮(zhèn)守?趕忙去探個究竟。果然有人——一位上了年歲卻精神抖擻的大爺忙迎出屋,招呼我們進家坐。我們也不見外,就勢坐在院子矮墻的青石板上,和大爺話起家常。大家最想問大爺怎么會單門獨戶住這兒呢?大爺也健談,說一是因為舍不得老房子,幾十年都住習(xí)慣了,二是他這房雖說從前院來要爬坡上坎,但是后門有一條可通車的水泥路,一直接到村口的大馬路,交通便利。并且兒子在老房子的后面修建了新房,三代人住在一起也不孤單。
“那山下的那么多老房子為什么都沒人住了呢?”我們急切地問老人家。
“都搬到新房住了,你們來時沒發(fā)現(xiàn)一路的溝溝坎坎嗎?摩托車都騎不了,進出很不方便。很多人家就到村外或大馬路邊重新砌房造屋,有些家還搬到城里住高樓,村里的老房子就很少有人來照管,久而久之,石板房倒的倒,塌的塌,弄得陰悄閉息,可惜呀可惜。想當(dāng)年多么熱鬧……”老人家好像陷在人聲鼎沸的煙火里,遲遲不肯回神兒。
大爺邀我們進屋喝水,趁機參觀一下他家。報紙糊墻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每到要過年,這可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目。那時候晚上睡不著,就讀床邊的報紙,后來都能夠倒看如流呢。再后來住上磚墻房,粉上水泥刮大白,再也不用凍手凍腳貼報紙,一轉(zhuǎn)眼多少年過去,仿佛是上個世紀的事情。
他家的一面墻上還貼了一幅紅底的毛主席畫像,像極了電視里演繹六七十年代的場景。時光倒流恍如隔世,若不是另一面墻印著習(xí)總書記的掛歷提醒自己,真分不清今夕是何夕。
告別大爺從他家后院下山,剛下過雨的路面泥濘不堪,我們像走雷區(qū)似的跳過坑坑洼洼。難道這就是大爺說的水泥路,我一直以為是硬化的道路,原來是真真切切地“水,泥”路呢!
下山途中,一路古木參天,仔細瞧樹牌介紹,很多都有二百多年的樹齡。偶遇幾座老墳,埋葬時間可追溯到光緒年間,宣統(tǒng)年間,斑駁記錄著這村落悠久的歷史。
四、方家祠堂
下一站,前往方家祠堂。
聽說過,在網(wǎng)上也看過一些圖片介紹,想象著精雕細琢,氣勢恢宏的祠堂滿心期待,沒想到現(xiàn)實很快打臉。推開木柵欄做的院門,正當(dāng)中應(yīng)是祠堂大殿,兩邊二層木樓是偏殿。這只是我的猜想,因為被稱為大殿的地方,只有幾根高高的木柱立著,靠幾根橫梁串聯(lián)。橫梁上的雕刻倒是精致,人物、飛鳥、走獸清晰可辨。檐口下的花格頑強地吊著,補充沒有墻面的尷尬。大殿屋頂無片瓦,底下無墻,幾根木柱拼命想支撐昨日的輝煌。大殿的階梯處,兩邊分別有一只石獸,分不清是什么動物,因為已被斬首,剩下身子匍匐于地,好像隨時要騰空躍起?;⒁埠?,獅也罷,在造反有理的年代方家祠堂開始沒落,或許故事太過凄迷,到今天也沒有方家后世出面重修祠堂。偏殿的情形似乎好一些,有頂有墻還有窗,一樓還有紅磚修砌的痕跡,但還是年月已久無可追溯。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庇|摸花格窗欞,雕花欄桿,它們在顫抖,如此下去,再經(jīng)歷幾場風(fēng)雨,也只有煙消云散了,歷史的足音將歸于塵土。所幸,得到一個好消息,當(dāng)?shù)卣寻阉袨槲奈锉Wo單位,重新修繕方案正著手實施。心中暗喜,希望下次重訪不再這么傷感失落。
后記
夕陽真美,我們又回到桃花塢吃柴火雞。大家興致勃勃地談?wù)撘惶斓乃娝勔猹q未盡,都覺得不虛此行。當(dāng)?shù)氐呐笥颜f永樂還有許多好玩好看的地方?jīng)]有走到,石筍溝,桃源河等等。其實我覺得貴州的山山水水大同小異,我更喜歡那些有人文故事的地方,他帶著溫度浸入人心,你可以震撼或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