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拜年(散文)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拜年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它是春節(jié)期間一項重要的傳統(tǒng)習俗,其主要目的是親朋好友之間為了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的祝福和心愿。
年幼的時候,我特別喜歡拜年。不是因為春節(jié)的熱鬧,更主要的原因是拜年所得能給自己帶來味蕾上的持久享受。
我出生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彼時,周圍的鄰居們剛剛解決溫飽問題,在尋常的日子里,大糕果子是難得一見的稀罕之物。只有到了春節(jié),各家各戶才會想方設法購置年貨,好好安慰一下疲勞了整整一年的身心。老家就曾有這樣的說法,不管有錢沒錢,殺頭肥豬好過年。試想,不是過年,誰家能舍得殺了豬圈里面那頭肥豬呢。
我印象最深的是八九歲時的拜年情景。大年初一早上吃完湯圓,我迫不及待地放下碗筷,穿著干凈的衣服早早就開始了興奮的拜年之旅。二叔家、六叔家、老太家……一家一戶,挨個拜年。很快,不大的幾個口袋就已經鼓鼓囊囊的了,沒辦法,只得跑回家清空口袋繼續(xù)拜年。過了沒幾戶,口袋又滿了,只得再次回家。這一次干脆帶上剛洗干凈的黃色帆布書包繼續(xù)上陣。到了堂二哥文龍家,我大聲說:“二哥二嫂,給你們磕頭啦!”文龍笑著說:“好,祝老四新年快樂,學習越來越好!”接過二嫂遞給我的一塊三四寸厚的大糕剛要轉身,沒想到文龍的大手卻一下子抓住了我的肩膀。文龍上過學,肚子里很有墨水。夏日的夜晚,滿天的星斗下,文龍繪聲繪色地給我們講《三俠五義》《水滸傳》《西游記》等故事,讓我們初步領略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愣愣地望著文龍。他笑著說:“老四啊,兄弟之間說拜年就行了,對長輩才需說磕頭的啊!”我似懂非懂,點點頭,轉過身就飛奔離開了。
我們莊子上有幾十戶人家,大伯家住的最遠,離我家足有三四里的路程。即使很遠,我也記得清清楚楚。說實話,倒不是真心誠意想給大伯大嬸磕頭拜年,主要是為了能得到幾塊餅干,或者是一把油炸的果子?,F(xiàn)在想來,真為當初自己的幼稚感到慚愧和臉紅。
太陽掛得老高老高,我也終于滿載而歸?;氐郊野阉械膽?zhàn)利品倒在了桌子上。呵,真的豐收了!大糕、果子、餅干、水果糖、花生、玉米花,幾乎擺滿了整個桌子。
“端碗吃飯了!”聽到母親的招呼聲,我趕忙把滿桌的喜悅一股腦都扒拉進了一條白洋布口袋。
年輪滾滾,拜年依舊。生活條件的明顯改善,也改變了我們對拜年的熱情與渴望。十多年后的大年初一早上,孩子們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磕頭拜年后,懷揣著壓歲錢高興地飛出了家門,緊接著便聽到不絕于耳的焰火哧哧聲和啪啪的鞭炮聲。大人們依舊拜年。鄰里之間相互串門祝福,抽上一支香煙,嗑上幾個瓜子,相互講述著過往的趣事,暢談來年美好的愿望。大糕、果子、糖果、花生安靜地躺在桌子上,很少再有人趨之若鶩了。
我們家兄妹五個,成家立業(yè)后就分居各處,加上工作的繁忙,一年的時間里很少能團聚一次。但每年的大年初二我們都會回到老家,一起給老母親磕頭拜年。老母親已經九十多歲,每年春節(jié)都和二哥一家一起過年,于是,二哥家順理成章成了圓心,吸引著我們一起從四面八方奔赴而來。一聲聲真誠的祝福,一年年地在那一座農家小院里回響盤旋。拜年祝福的聲音有老母親的,有兄弟姐妹的,有侄兒侄女的,也有孫子孫女的。
現(xiàn)在,二哥二嫂都已經六十多歲,每年為了一大家人拜年的吃喝要忙上幾天的工夫。兔年春節(jié)前,三哥突然和大家商量,兔年的大年初二他來做東,兄弟姐妹同樣回家,然后一起到集鎮(zhèn)上的飯店進行團拜活動。盡管二哥二嫂竭力反對,但禁不住大家的勸說他們只好勉強答應了。
兔年大年初二,老家集鎮(zhèn)上的飯店里,氛圍溫馨和諧。大哥提議,兄妹五人代表各個家庭輪流拜年,穿插在午宴中間。三哥主辦,自然第一個拜年:“今天是大年初二,我代表我們一家三口恭祝老母親身體安康,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祝大哥、二哥、文蘭和文書及你們全家身體好,工作好,生活好!”三哥聲音落下后,午宴正式開始。十幾分鐘后,大哥開始拜年:“兔年新春,我首先祝老母親身體好,味口好,心情好!祝兄弟姐妹生活舒心,子女稱心,萬事順心!祝侄兒侄女工作愉快,事業(yè)蒸蒸日上!最后祝孫子孫女們學習進步,快樂成長!”大哥是作家,拜年祝福的話語也是層次分明,重點清晰。緊接著輪到了二哥、大姐和我。我們兄妹三人也分別給全家拜了年。拜年祝福的話語雖內容相近,但每一次都博得了家人們滿堂的掌聲和喝彩聲。
飯店里,酒香菜香熏紅了家人們的笑臉。團拜接近尾聲,大哥宣布:2024年春節(jié)團拜活動地點依舊,主辦人是……
近了,近了,仿佛一眨眼的工夫,龍年的新春就要來了!